第1132章 廷对(第2/2页)

治安军的升迁规定连倭人自己都是赞叹,只要积累军功到了程度,马上就有擢升,但不会在自己的营头,往往会调往他处,如果获得两次提拔之后,并且汉语等同于汉人,那就会被调往大华本土,驻守在建州行省或者海西行省,在那里他不会被当做倭人,而是被当做汉人对待。

如果愿意,这个人可以将家眷搬到建州或者海西去,在那里获得一块世袭的土地,如果不愿意,他会在倭国某处地方得到一个文职的位置。

总体来说,大华对倭国的控制有强有弱,九州最强,一方面有海军和海商的协助,一方面有岛津家的帮忙,在本州岛上,大阪府和江户府两处的控制也不错,因为两处都有海港,也有驻军。

真正让倭国在百年后成为海东省的政策不是以上那些条,而是“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行汉人事者为汉人”的政策。

原本就是对华夏文明极为敬仰的倭国士民对这个政策并不怎么抵触,这个民族虽然凶悍暴戾,喜欢走极端,却对强者臣服的很彻底。

也就是在实行这个政策三十年后,倭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了这个标准,而且大多是豪商、公卿、僧人和原来的武士阶级,这是这个民族的中上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倭国改海东省的建议被提出。

“蒙古、女真、朝鲜、倭国,除却言语习俗不同,相貌什么的都和华夏子民没什么区别,应是古时飘散四方的华夏苗裔,这样的民族彻底同化之后,就是汉人,十年,五十年,百年之后,都是华夏的子民,至于那些高鼻深目、碧眼白肤的番人,那就是非我族类了,这个长久来看,必定要你死我活的。”

王通在对谈中说的这番话,在很久的一段时间内,都只是大华高官和贵族才能看到也必须看到的宝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