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雍正暴毙之谜(第4/4页)

后来李卫推荐了贾士芳,没想到雍正最后斩了贾士芳。贾士芳死后,据说圆明园里阴魂不散。雍正不得不请龙虎山的道士娄近垣来驱鬼,娄近垣由此获得宠信。

贾士芳死后,雍正不但没有怀疑道士,道教活动反而更加频繁。在皇宫里,钦安殿是专门从事道教活动的,此外,雍正还让道士们在太和殿和乾清宫等主要宫殿里放上神板,还在寝宫养心殿里设置斗坛。为了做法事,雍正一次就让苏州织造为道士们做丝缎法衣六十件。

雍正最宠信的还是后来南派的张太虚与王定乾两个道士。

雍正炼丹,这是绝密事件,你在正史是找不到记载的。但是,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在内务府账本《活计档》中,记载圆明园东南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主持下,先后运进四千斤煤炭,然后用铅汞为雍正炼丹。

丹炉一打开,就没有再停止。根据档案记载,在雍正最后五年,平均每个月往圆明园运送炼丹的物品至少有两三次,总共有煤192吨,木炭42吨,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物,并有大量的杉木架黄纸牌位、糊黄绢木盘、黄布(绢)桌围、黄布(绢)空单等物件。这些物品,都是炼丹必需品。

娄近垣虽然是个道士,思想却非常世俗,有许多王公大臣问他养生之道,他回答说:“王公们锦衣玉食,就已经是神仙了。”由此可以看出,娄近垣这个人不简单,不完全是个修道的道士,雍正很宠信他,赏给他一万七千两银子,拨款大修龙虎山上道教宫殿。雍正暴毙后,娄近垣回到了道观,再也没有受到新皇帝的青睐,年八十终老于龙虎山。

张太虚和王定乾专门负责为雍正炼丹,现在我们知道,丹药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对人体有剧毒,所以雍正很有可能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入葬西陵

雍正死后,遗体被运往皇宫,安置在乾清宫里。九月十一日,又将他的棺木移送到雍和宫,也就是做皇子时住的地方。乾隆二年三月初三,雍正棺木才下葬清西陵的泰陵地宫。

顺治和康熙都是葬在遵化的清东陵,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雍正为什么要与众不同,葬在清西陵呢?

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是不是乾隆的安排呢?答案:否。清西陵是雍正生前指定的墓地。在雍正生前,指派允祥为他寻找晚年吉地,自从允祥找到以后,就一直修建陵墓,直到雍正死,陵墓都没有修好。所以说,这件事情跟乾隆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人纷纷猜测,雍正之所以不葬在清东陵,就是因为谋父篡位,通过卑鄙的手段登上皇位,继位后又对手足展开杀戮,所以害怕在地下见到康熙。这种看法认为,雍正选择西陵是因为心中有鬼,再加上他真的相信鬼神之说,所以极力回避康熙。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雍正生前是如何对待陵寝之事,雍正四年,雍正吩咐允祥去办理山陵大事。第二年,他又派总兵李楠带着风水先生去东陵,打算在东陵选择一块风水宝地。由此可以看出,雍正最开始是打算葬在东陵的。后来,允祥找到了九朝阳山地,雍正也觉得风水不错,就让他们施工。施工后发现这块山地带砂,不是风水宝地,只好作罢,让允祥继续寻找。后来在易县找到了一块万吉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清西陵。

这里确实是一块宝地,西有云濛山,北有泰宁山,南临易水河,奇峰环抱,清水蜿蜒流过,而且土质很好,不含砂。雍正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地方是块宝地,当时雍正也考虑到这个问题,自己葬在这里的话有些不妥,根据清朝的规矩,子随父葬,祖辈衍继。如果自己葬在这里,会不会有人说自己不孝?

于是,雍正故意让大臣们商量,看看这么做是不是跟古代帝王的古制有什么不合的地方。大臣们引经据典,说这么做跟古代的体制没有什么不合的地方,自古就有先例。雍正一听,眉头舒展,说道:“这样的话,朕就心安了。”

由此可以看出,雍正选择西陵并不是怕死后见到康熙,而是觉得西陵这块地风水很好。有人可能奇怪了,难道东陵的风水不好吗?东陵的风水也好,确实好,但是最好的地方都被顺治和康熙占了,雍正去的话,只能选择相对偏僻的地方,这对于自视甚高的雍正来说是有些委屈的。

泰陵这个名字则是乾隆取的,应该比较符合雍正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