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雄鳄一(第2/3页)

韩国人知道宜阳是秦人出关后的第一个打靶场,所以屯兵二十万于此,宜阳城内有“材士”十万,相当于现在十几个师,都是精锐的常备军。城里小米可以支撑十年吃不完,专门等着别人来围攻。城外又有洛水和熊耳山可作依托,驻有韩兵,确实非常难打。韩国人的战员在列国中不算厉害,国力也仅仅强与偏远的弱燕,但是韩国的武器装备好,特别以上乘弓弩闻名。另外韩国的美女也享誉诸侯,前边张仪已经论述过了,漂亮的比如“金喜善”什么的——不过那是Korea。韩国美女还富于爱国精神,为国家创汇,上等的韩娥,身价是三千斤黄金一名。当时拥有千斤就算大款之家了,三千斤黄金合现在1.25吨。诸侯谁都买不起。唯独秦国人有钱,能够支付,拿两头奶牛重的黄金可以换韩国千金小姐。“千金小姐”大约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这些种种好处,当然吸引着秦武王想跑来看看。所以他派出左丞相甘茂一路行军,来到韩国重塞宜阳,亲自坐镇其下挥军攻打,为未来的秦武王开路。众将身先士卒,发起猛烈仰攻。云梯一次次被推倒,城下的尸体横七竖八,殷红的鲜血染透了城墙外十几丈的土地。秦人猛攻五个月竟未能攻下,死伤众多,攻守之战异常惨烈。

秦国国内的流言碎语于是起来了,嫉妒左丞相的“右丞相樗里疾”跑到秦武王御前开始说坏话:“甘茂玩寇于外,劳而无功,人马尽折,快让这个笨蛋撤回来吧!”秦武王发出铜牌召甘茂回来。

甘茂可不敢回去,回去还不得治罪,赶紧在木板上写回信说:“息壤!息壤!大王,息壤啊!”

秦武王读了木板信,想起息壤的盟誓,以及曾妈妈跳墙的故事,大悟,不撤甘茂,从国内动员大批武装,接济甘茂。

甘茂在前敌也急了,掏出了自己的私人积蓄,发放战地“股票”。秦人为了拿到股票,手持铜凿,疾冲到城下,猛击两锤子就迅即离开,跑到大队后面领一张股票(回国可兑现黄金,为什么现在不发黄金,是因为现在甘茂身上没带钱)。另一个人也立刻拿了凿子立即跟上,故伎重施。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硬啃,城墙慢慢松动,洞口越来越大,渐渐能容纳数十百人。宜阳城上的人也不闲着,浇开水、泼沸油、砸人粪、射箭石,洞口死人无数。秦人踩着一大堆的死尸,终于凿穿几十米厚的城墙,从洞里冲杀进去展开巷战肉搏。宜阳终于陷落。此战役,韩军死亡六万人,为了使秦武王来韩国见女网友,并且去洛阳一窥周室,秦军伤亡也毫不逊色。

潇水曰,甘茂这人有脑子。甘茂此人多智。有一次楚国使臣来访,谈判时咄咄逼人,理论水平极高。另一次又有楚国使臣来访,说话则坑坑嗤嗤,糊涂絮叨。甘茂建议秦王说:“对于那些有能耐的来使,我们应该尽量拒绝他的要求,使他谈判失败,回国得不到重用。那些荒谬使臣,我们偏答应他,使他回去因功升官,在楚国当道,害死那些贤人!”哈哈,这个主意很好吧,属于逆向思维。甘茂之智常如此。

甘茂的智商后来隔代遗传给了他的孙子——大名鼎鼎的甘罗,十二岁拜为秦国上卿,出使列国。这是后话不提。但是,甘茂的情商可能不是很高,由于工作中跟右丞相樗里疾配合不好,互相结下了分歧和怨恨。作为外籍专业人士,甘茂在秦国尚未形成自己的大家族,没有家族庇护。樗里疾这样的本地家族根深叶茂的势力攥成拳头,最终还是把甘茂的单职工家庭,一拳击碎了。甘茂从宜阳胜利归来以后,处境越来越不好,虽然再想喊息壤,但估计也不管用了,樗里疾整天嚷嚷着要他的狗命!甘茂只好积极自救,惹不起我躲得起吧,干脆走人算了,换个国家去打工。但是,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弄不好被扣留或者处死了。于是他来了个金蝉脱壳,请命去攻打山西河津(魏国地盘)。甘茂到了山西,立刻丢下军队,自个带着老婆孩子亡命而去,一口气直跑到了东边最远处的齐国。

甘茂呆在齐国,家底越来越薄。他以前在秦国打工(带兵)的时候,是积攒了一些俸禄和很多军功的奖金,但都在宜阳大战时候用于激励部属,用光了——部属打仗玩命的话,就可以凭着“股票”领走他的金子。甘茂如今成了穷光蛋,老婆孩子困顿不堪。他只好去当地的职业介绍所,找到苏代同志(苏秦的大哥),想托他帮找工作。

我们说,自从列国纷纷法家改革以来,人才市场的大门就对全社会敞开了——职业官僚体系取代了卿大夫家族垄断政府高位,当官变得容易。士人可以通过自我推荐或被他人推荐而当官:先是约interview,经过面试,国君如果觉得合适的话,就直接任命当官,手续简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类似美国影星施瓦辛格可以应聘州长。即便在现代的中国,进入政坛的的路径都没有战国时期那么广。现在的人想当官,只有大学毕业时一次机会——毕业分配进入政府部门做一般工作人员(吏),然后慢慢熬着,逐渐被提拔为各级领导(官)。而社会上的能人、精英、成功人士,想直接去政府当官(像战国时代那样),是没有渠道的——据我所知。

但是,战国时代,自荐的效果没有推荐好,但人们轻易不愿意推荐别人,因为如果被推荐者当官以后没有达到预期业绩,推荐者也要负连带责任。所以甘茂跪坐着,向苏代诉苦,求苏代推荐自己,他说:“在下甘茂,得罪于秦国望族,惧祸而遁逃,天下无所容身。我听说您爱讲故事,我也给您也讲一个吧。从前有一个失学女童,在家纺织谋生,她找到村长的闺女,说她没钱买蜡烛。她说,你爸爸是村长,家里有钱有蜡烛,光明多得眼花缭乱。能不能让我过来晚上纺织,你分给我一些余光,无损你自己一丝一毫,也可以让我晚上能加班多挣点儿钱。(如今,愿您借我一些余光,帮帮忙吧。”这就是“借光”的来历——借蜡烛光。当时的蜡烛里边还加香料,一烧满室生香。除了蜡烛、油灯,当时还有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晚间室内可以办公娱乐劳动,很爽。

苏代是好事之徒,答应给甘茂借光。他趁着出差秦国的机会,对秦国领导人说:“甘茂,非常人也,长期在贵秦国打工,是事奉三代君主的重臣,由于长期带兵出外,函谷关内外的山川地形,他都了若指掌。倘若他在齐国找到了工作的话,那对贵国可是不利啊!军事机密就全泄漏啦!”

“那将奈何?”

“不如拿高官厚爵诓他回来,再软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