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二姬二(第2/2页)

过了些年,卫宣公跟儿媳妇宣姜生下的二儿子“子朔”,已经长到可以说人坏话的年龄了。他憋足劲说急子的坏话,想取代急子成为国家继承人。急子毕竟是卫宣公早生的儿子,我们叫他“原装急子”。原装急子有一天奉命又出国办事,子朔得了机会,立刻在河边埋伏了刺客,一等看见拿着白牛尾巴的使节就给杀了。

不料这个阴谋给子朔的哥哥子寿(宣姜的大儿子)得知了。子寿是个善主,虽与子朔是一母(宣姜)所生,却没有子朔的野心,赶忙给“原装急子”通风报信,让原装急子逃跑避难。原装急子点点头,万念俱灰,说:“我不想逃跑,如果跑了,咱爹和你妈就要沾上恶名,我不能置咱爹和你妈名誉于不顾,宁可我自己死了算了。”(这都什么辈份啊)。

道义面前,子寿也不愿输给原装急子,实施“替死计划”:把原装急子灌醉了,持了原装急子的白牛尾巴跑到河边,埋伏在那里的刺客看见白牛尾巴,如期跳出,把这个当仁不让的“假冒急子”(子寿)误作原装急子杀了。

原装急子酒醒之后找不见子寿,也追到河边,跟那帮刺客打听:“大哥,对不起问一下,刚才有没有拿白牛尾巴的人经过?”

“看见了,不过我们已经把他杀了。你要看的话,在这里。人头还热乎呢,你摸摸。”

“对不起,大哥,您刚才杀错了,是假冒的,麻烦您再杀一遍好吗?我才是原装急子。”

刺客说:“哦,是吗,谢谢啦。”于是就把原装急子也照单收杀了。

当天,卫宣公的办公桌上摆上两只儿子的人头:他和他爹的媳妇生的原装急子、他和他儿子的媳妇宣姜生的假冒急子——子寿(这都什么事啊!)。俩孩子的人头,像两只祝寿的寿桃,摆给了他。不过已经放凉了,不冒热气了。卫宣公呢,也不知道是该乐还是该哭,从此开始白日见鬼,一闭眼就做恶梦,白天抽风,晚上颤得更厉害了,连宫殿都跟着颤,没半个月也就驾崩了。宣姜的二儿子子朔如愿以偿,欢天喜地当上了卫惠公。国内愤怒的干部群众都不服气他,一起上街把他打了出来——当时的平民颇有参政议政权呀,这是封建时代(从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层层分封建设)的特征,由于权力被四散分掉,上边不是很集权,下边的民众就比较活跃,民众的意愿往往表达到上层建筑上去:以前曾有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未来还有庆父之难时的国人上街。这也是秦以后的皇权专制社会所没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潮也就因为同样原因而奔涌争鸣。)

卫惠公(子朔)想不到输给了士民百姓,这条丧家之犬被愤怒的群众打出了国,无可奈何,跑到东边三百公里处他妈妈宣姜的老家——山东齐国搬救兵。宣姜是文姜的姐姐啊。正想在国际上出风头的齐襄公听明来意,一拍胸脯:“外甥啊(妹妹的儿子),你的事包在寡人身上。”齐襄公发出英雄帖,邀请宋、鲁、陈、蔡四国外援,兵车连结,杀奔卫国回来,以武力送子朔回国复辟。卫国人抵挡不住。不速之客齐襄公带着趾高气扬的五国大兵开进卫城,把具有一半齐国血统的外甥卫惠公扶上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