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之恨二(第2/2页)

“那您就逃跑吧,天地之大,诸侯谁不知道您的令名,到哪都能找到好工作。”

“如果我逃走了,就是向天下之人彰示我爹的短处,我不愿意让咱们晋国被人笑话。”

于是,公元前656年,太子申生自缢于新城,愁闷地离开了这个无法容身的人间。谁让他生在君王家呢?他又能怎么办呢?如果语文老师讲课讲到这里,一定又要批判申生了——他有阶级局限性啊,没胆量跟命运抗争啊。其实,申生之死,是为了维护大局,避免刚刚勃兴的晋国事业被内乱所扼杀。试想,他如果引兵与中央搏斗,势必家残国破,亲痛仇快。我们崇敬申生,丝毫不以为他是懦夫。申生的死,为晋国争取了美好的明天。太子申生的死比泰山还重。

太子一死,接下来就是晋献公的另两个孩子——重耳和夷吾了。骊姬又诬告重耳和夷吾都参与了祭肉撒毒案,献公非常乐意地相信了这一无证据指控,派人杀重耳和夷吾。这两公子岁数大,不像申生那么单纯,一听这消息,都不傻,闻风就跑。晋献公派出大内高手“寺人披”去蒲城追杀重耳。寺人披是宦官——当时已经有宦者了,而且是去势了的(但未必百分百都阉割去势,也有一些fake宦官)。这个“寺人披”确是去势了的,自称“刀锯之余人”,就是曾经挥刀自攻过,昼夜研习葵花宝典,遂成大内武林高手,一双鹰爪练得比海公公还猛厉。寺人披接到旨意,喋喋几声怪笑,施展绝世轻功,连蹿再纵,奔蒲城抓过去了。重耳的死党——狐偃,事先得知情报,赶紧跑来叫重耳速速避招。

重耳得报,哆嗦了半天,深呼吸两下,说:“我爹爹命人来杀我,当儿子的不能抵抗。”

狐偃心说:“您倒是想抵抗啊,可就凭您的花花公子掌,也得行啊。”

重耳说:“我命令,谁敢跟来人交手——死罪。现在我宣布,逃跑!”

话音未落,外面呜呜狂风大作,寺人披把一串尖利刺骨的鬼啸从一公里外直送进重耳的耳朵眼里。妈呀来啦,快上墙!就见寺人披黑爪已直抓重耳天顶,重耳仰面扑通栽倒,旁边四个侍卫飞身来救,合八掌齐接寺人披一招。重耳还喊呢:“不许接招——!”

没等闭嘴,噼里啪啦八只人爪子都掉到重耳脖子上了。刚要大叫,又两个侍卫架起重耳往后拖。狐偃这时候已爬到墙头,使劲拍墙示意。众人死命把重耳往墙头上托。重耳就听见圈子外边,咯吱咯吱无数人脖子被“寺人披”拧断的声音,吓得迈不动腿。

在众人双手的说服教育下,重耳面条一样的软腿终于上了墙,但袖子已然被寺人披的鹰爪抓住。重耳身子一歪。电光火石之间,狐偃挥剑砍去,重耳袖子齐刷刷斩断。

寺人披抓住一截袖子飘然下坠,一见却是空的,刚要拧身再上,却发现有一百个人一起扑上来,拖住寺人披的左脚脖子,另外一百个人,拖住他的右脚脖子。很多后面的人够不着他,就抱住前面人的脚。寺人披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抱脚,感觉很爽。爽了一会儿才明白自己应该往上蹦,一蹦,却像掀起一张沉重的渔网,蹦不三尺就坠下来了。

寺人披哇哇大叫,双掌拍出,像剁饺子馅似的一通猛砍。狐偃乘机背着重耳,翻墙跃出,撒丫子一口气跑到大天亮。寺人披剁了半天饺子馅(估计够半城人吃一个月的),却不见了重耳,大喊晦气,灰头丧脑捏着半截袖子回去复命。

重耳和狐偃在边境上一商量,决定向北逃往翟国。“翟”读作“狄”,翟国就是狄人的国度,在山西中部,也是重耳的妈妈家,重耳的舅家(重耳妈妈是狄人,叫大狐。重耳妈妈的弟弟就是狐偃,所以重耳管狐偃叫二舅,不过俩人年纪差不多)。

哥俩奔到翟国,狄人一看,呦嗬,这南边的蛮子外甥来啦,欢迎欢迎。(他管人家叫蛮子)。从此,重耳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这年他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