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密谋(第2/6页)

这完全是一次相当偶然的意外。

马吉翔抵达广西后,意外地遇到了来自李定国军中的刘议新。一个是朝中重臣,一个是军中将领,俩货确实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聊无可聊之时,自然而然地开始“八卦”近期发生的“新鲜事”,头号新闻当然就是朝廷密召李定国。

这下麻烦了,密召李定国的事,刘议新知道,但马吉翔不知道。更麻烦的是,刘议新不知道马吉翔不知道,更不知道是朝廷故意让马吉翔不知道。一来二去,马吉翔得知了整个密谋的详情。刘议新不仅“八卦”得绘声绘色,还想当然地对新闻进行“再创作”,说李定国的大军很快就要开拔赶赴安龙了。(西藩接敕感泣,不日亲往安龙迎驾。)

马吉翔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吓得不轻。(闻之大惧)送走刘议新之后,马吉翔赶紧派人到贵阳给孙可望“爆料”。

永历八年(1654年)正月初六,接到“爆料”的孙可望派心腹郑国、王爱秀赶赴安龙“破案”。

说实话,这“案子”做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除了保密工作做得好一点(最后还是出了纰漏),根本没有什么“反侦查”的意识和准备。

郑国、王爱秀也懒得兜圈子,直接找到朱由榔头上,劈头盖脸一顿询问,“索首事之人”。身为皇帝的朱由榔被逼得战战兢兢,只是一味地推诿搪塞,矢口否认,说“密敕一事,朝中臣子必不敢做”。

朱由榔咬死不认,狗仗人势的郑国、王爱秀虽然气焰嚣张,但也不敢拿穿着黄袍的朱由榔怎么样。两人为了尽快交差,决定找其他人下手。

你不招,总会有人招;收拾不了你,收拾得了别人!

撂开朱由榔,安龙最大的人物就属吴贞毓了。但是,如果他也咬死不认,又身为首辅,搞刑讯逼供还是不方便。为了尽快找到突破口,郑国、王爱秀串通庞天寿,经过两个月的摸排,基本上弄清了当初搞密谋的“嫌疑人”。

三月初六,郑国、王爱秀利用庞天寿掌管的勇卫衙门,拘捕了吴贞毓、蒋乾昌等二十多名“嫌疑人”。他们不敢动朱由榔和吴贞毓,但对蒋乾昌这样的“小虾米”就毫无顾忌了。一时间,牢房里哀嚎不断,蒋乾昌等人被打得遍体鳞伤,“痛苦难禁,惟呼二祖列宗”。

“愤青”们光挨打不认账,郑国、王爱秀又找朱由榔指认,朱由榔也忍不住了,对着俩走狗吼道:“汝等逼朕认出,朕知是谁?汝等晓得,何不直说?”

“老大”和“马仔”都咬死不认账,只有继续逼供“马仔”。“嫌疑人”蔡縯终于耗不下去了,他不是怕挨打,而是担心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弄到朱由榔的头上。众“愤青”经过商议,一致决定舍车保帅,避免玉石俱焚。

“愤青”们“认罪”了,但一口咬定此事“未经奏明”,与朱由榔毫无瓜葛。郑国等人以“盗宝矫诏,欺君误国”的罪名定了案,报给贵阳的孙可望裁决。孙可望很快就下达了“判决令”:

——首犯张镌、张福禄、全为国,处凌迟。

——从犯蒋乾昌、徐极、林钟、赵赓禹、蔡縯、郑允元、周允吉、李颀、胡士瑞、朱议、李元开、朱东旦、任斗墟、易士佳,处斩。

——主谋吴贞毓,勒令自尽。

——其他涉案人员领棍刑有差。

三月二十日,十八位“愤青”以各种方式慷慨就义,史称“安龙十八先生案”。

保护朱由榔!

“安龙血案”后,孙可望对永历朝廷和朱由榔的控制更加严密,距“谋朝篡位”又近了一步。

永历八年(1654年)五月到六月间,孙可望一度从贵阳返回昆明,筹备登基事宜。但是,外有“战神”李定国、内有“衰神”刘文秀,孙可望还是觉得阻力太大,时机不够成熟。不过,孙可望的筹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甚至国号都已经想好了。(拟改国号曰后明,日夜谋禅受。)

孙可望决定耐心地等待,但李定国并不想给他实现“终极梦想”的机会。第二次进军广东落败之后,李定国对言而无信的郑成功失去了信心,决定先回安龙救永历朝廷于水火。

永历九年(1655年)秋,李定国率大军从广西出发,返回安龙。孙可望得知情报,赶紧派刘镇国、关有才赴田州(今广西田阳)驻防拦截,又下令在李定国大军即将经过的地方坚壁清野,企图饿死李定国。(凡定国必过之地尽焚刍粮,以绝其归路。)

孙可望的小把戏哪里拦得住“战神”,李定国率精锐举着孙可望的帅旗,用了三天时间便进抵田州,将刘镇国、关有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二人稀里糊涂挨了一顿揍,索性弃城而逃。李定国又打出自己的旗号,安抚守城军士,承诺“若等归营,吾将劳汝”,避免了同室操戈的惨剧。

广西的阻击防线被瓦解,孙可望又派白文选赶赴安龙,帮朱由榔“搬家”到贵阳,给李定国来一个釜底抽薪。——我把人接走,看你护谁去!

十月,白文选来到安龙,向朱由榔传达了“搬家”的要求,顿时“合宫惨哭”,哀嚎不绝。孙可望相当阴毒,白文选却良心未泯。他犹豫了:自己真要助纣为虐,留下千古骂名吗?

对于白文选而言,这是一次极其痛苦的抉择。

孙可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虽然白文选对“恩主”的飞扬跋扈颇有微辞,但关键时刻不能“不义”。

朱由榔是永历朝廷正儿八经的皇帝,正值危难之时,白文选又不能“不忠”。

忠义不能两全,白文选思来想去,最终做出了一个将来不会后悔的决定——保护朱由榔!

白文选赖在安龙不挪窝,孙可望急眼了,又在十二月派心腹前往安龙催促。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白文选以“安龙地方僻小、招募民工不易”为由,一再拖延时日,等待李定国大军前来护驾。

永历十年(1656年)正月,已接近贵州边境的李定国派部将杨祥先期前往安龙报信。在距离安龙五十里时,杨祥被退守在此的刘镇国部擒获。杨祥被押到白文选这里,谎称自己是孙可望派来打前站的。(国主令我来督催道府州县预备粮草,以候国主之至耳。)

白文选明知杨祥说谎,却决定“好人做到底”,不仅装聋作哑、信以为真,还当场释放了杨祥,让他在安龙自由活动。杨祥得以觐见朱由榔,通报了李定国大军的情况,随后离开安龙,返回李定国军中。

李定国大军即将抵达安龙的消息不胫而走,已决心“匡扶正义”的白文选继续拖延,孙可望的死党叶应祯深感事不宜迟,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正月十六日,叶应祯率随身士兵进宫,武力威逼朱由榔动身前往贵阳。朱由榔带着一群手无寸铁的宫女,唯一的办法就是哭,一时间“宫中哭声彻内外”。白文选得知消息,赶紧带着部队前来救驾,制止了叶应祯的鲁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