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2页)

没了地位,谁还会记得她呢?

只有李隆基记得。

王皇后跟李隆基,以前也算是风雨同舟,伉俪情深。现在,唯一能让李隆基痛苦的就是,王皇后此人人品极佳,废她于心不忍。眼下,姜皎已经死了,所有跟王皇后关系近的人都开始故意疏远起来,只有那些不问政治的宫女们才会对这件事哭哭啼啼。在这种情况下,搞笑的事情却一再发生。因为生不出孩子,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也跟着着急,他是个很有野心的人。

王守一到现在都还认为自己的妹妹能笼络后宫的心,就一定能让皇帝开心。前头有一个人的身影(武三思)让他倍感兴奋,于是,他给妹妹请来了一个会作法的和尚。

和尚念经、打坐,先参拜了南北双斗,又在事先准备好的劈开的霹雳木(天打五雷轰的树木,据说有灵性)上,用毛笔在木头内侧写了几个十分神秘的字。这几个字,据说是有天、地,有皇上的名字(直接写“李隆基”)。

写完之后,这霹雳木又被和尚合在了一起。和尚表示,法已经作完了,但还不能显灵,必须得念咒语。于是,和尚念了老半天,等众人听腻味了,和尚忽然睁眼告诉王守一,这咒语非常非常特别,中心思想是:“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戴上这个就能有孩子了,一定能和多年不生孩、到时就生娃的则天皇后似的。)

可以说,没有人比王守一更二了,王皇后被她这个哥哥结结实实地坑了一把。她戴上了霹雳木,某日遭人揭发,劈开一看,竟然有这几个字。李隆基对此的解读是:“佩上这个就能有孩子了,本人也得跟则天皇后似的。”

“李隆基?”什么意思?李隆基大怒,瞧着王皇后,“你还想跟朕解释吗?”

一怒之下,李隆基将王皇后废成了庶人,安置在皇宫别馆(冷宫)。

王守一太二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王守一,因居功至伟,贬潭州别驾。

这是很严厉的惩罚吗?

显然不是,真正的罪人王守一能有这样的下场,简直可以说是奇迹。这不能证明李隆基的宽容大量,只是证明上头有人好办事的正确性,这王守一的信条。因为和他做搭档的人,就是张嘉贞。户部尚书(又回来当了尚书)张嘉贞,因与王守一通信,贬台州刺史。李隆基这回真怒了,开始发狠,办事干练的张嘉贞走后,王守一的厄运也来了。

在去潭州的路上,他被一匹快马追上,半道赐死。

而王皇后始终不敢相信这是李隆基干出来的事,后来她知道了,可自己已经被废了,还能多说什么?

三个月后,她忧郁而死。后宫佳丽因思慕王皇后,日夜啼哭,声动天庭。过了很久,李隆基还能听见这声音,他惊问原因。当时有人告诉他,是后宫的人都在哭王皇后。

李隆基臊出了一身汗。然而,在这真真假假的哭声中,有一个是最虚伪的。这哭声的主人,便是一直觊觎皇后位置的武惠妃。

她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出现,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也太快了。

【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张说忽然变得很强大,他大权独揽,同僚有不同意见,他也不和以前一样商量着来了,而是只要不顺耳,就将人家臭骂一顿。

喜欢拍马屁的张嘉贞以前就深受其害,那次被贬,他在地方任职,剖决如流,处事公允,得到众人赞赏。有人夸赞他,他却忽然气得恶狠狠地指着长安方向说:“都是中书令,何必苦苦相逼?”听的人也就明白了,所以说姚崇死前最后一次算计张说,那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

李隆基觉得中书省办事拖沓,想起张嘉贞,便把张嘉贞调了回来(上面说到过)。那日开宴会,三省官员济济一堂,就在那天,中书省的人也到齐了,分列左右,同席而坐,宴席上很热闹。

我们看到,张说同学和别人有说有笑,张嘉贞同学却死鱼眼地盯着他,满眼都是仇恨。看见张说仰面哈哈笑,张嘉贞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