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伐百济日本国参战 行巨舰白江口染红(第2/3页)

这个时候调走主将,对我军的打击是巨大的,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十四日,浿江道大总管任雅相薨于军中。五天后,白州刺史兼左骁卫将军兼沃沮道总管庞孝泰与高丽大军混战于蛇水之上,大败,与其子十三人全部壮烈战死。围攻平壤足足七个月的苏定方大部,也受不了这么冷的天气。冰天雪地之间,又纷纷扬扬、没完没了地下起了大雪,让士兵明白了饥寒交迫的意思。无奈之下,大军宣布撤离,唐第二次东征高丽以失败告终。

这几个月里,等待救援的刘仁愿、刘仁轨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李治下诏认为,平壤军都撤了,刘仁轨守一座孤城,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不如开拔去新罗,如果金法敏愿意借他们镇守,他们就在那里先待着。如果不需要,就赶紧渡海回家。李治的诏书,让待在百济将近一年的士卒兴奋起来。他们开始收拾包袱,准备渡海回家。

令人奇怪的是,刘仁轨没有一丝回家的意思。

他对皇帝的诏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上想灭了高丽,所以先让我们镇住百济。这里余寇虽多,但我们的防守也很严密。厉兵秣马,攻其不备,理无不克。”见众人还有不明白的,刘仁轨说,“知道朝廷为什么不派兵来吗?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成绩!等我们大捷之后,士卒心安,然后分兵据守,飞表以闻,请求增援部队,朝廷知晓,必然出师!”

现在,就在现在,如果放弃百济,就等于放弃了镇守,高丽没打下来,后方也没了基础,百济何时能灭?高丽何时能灭?

刘仁轨安静地等待,在众人失望的眼神中,他却冷静地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去新罗,府城位居百济中心,前后掣肘,地域极好,去了新罗,不说饭碗问题,在人家的屋檐下,难免发生不愉快。等吧,鬼室福信此人凶险残暴,他已经把和尚给杀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不是针对我们的轰击,而是针对他们自己人的屠杀!”

“我们要做的,就是等!”

鬼室福信的处境还是很憋屈的,不论是大唐、高丽还是日本,他都得罪不起。鬼室桑瞎琢磨了好几天,听说唐朝皇帝下了圣旨,让身在府城的刘仁轨撤兵,大喜,迫不及待地让使者前来慰问。

这使者也真够次的,他言简意赅地将扶余丰和鬼室福信的心思暴露了出来,见到刘仁轨,他说:“大使何时西还?我们一定相送!”刘仁轨呵呵一笑,表示肯定就要动身了,因为圣命难违。

使者屁颠儿走了,望着百济使者远去的背影,刘仁轨下令,让城内所有能喘气的唐兵做好准备,杀出城门!

百济支罗城(韩国怀德)、尹城、大山、沙井先后被唐兵攻克,俘虏无数。

鬼室福信死都没想到,身在府城的那丁点儿唐兵竟然敢杀出来,还占领了这么多的营盘。他盘踞真岘城(韩国镇岑县),将所有精锐集结在此,随后,他分析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鬼室福信紧张地表示,唐兵人少,且接连攻克几座城池,一定累坏了。

鬼室福信说得没错,刘仁轨真的是累傻了。

大半夜,他领着一伙人,带着绳索和兵器,跑到真岘城下开始爬墙。第二日清晨,战斗宣告结束,白江口沿岸的真岘城呗唐军占据,城内的百济兵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逃跑大赛。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刘仁轨的人实在太少,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虽说占领了真岘城,但鬼室福信的兵也跑得差不多了。

李治收到了刘仁轨的捷报,他被刘仁轨的气魄感动了。

他决定给刘仁轨派些兵马,诏书要求淄州、青州、莱州、海州等地的府库军集合起来,统一坐船前往百济。因船只有限,山东半岛的士兵总共有七千人过海,成为白江口之战的主力。事情正按照刘仁轨的预测发展着,有人告诉扶余丰,那个鬼室福信想运用计谋将他这位新国王除掉。

在军营里,鬼室福信假装生病,让士兵把他抬到一处山洞养伤。

扶余丰对这位性情暴戾的兵马大元帅去山洞养伤表示了强烈的怀疑,鬼室福信,脑子让驴给踢了。

扶余丰知道鬼室福信有诈,但他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去探望大将军的要求。等扶余丰来到山洞,鬼室福信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他没有看到自己人把扶余丰摁倒在地砍成肉酱的场面,因为扶余丰带的人太多了,直接将他部署的杀手挤到了山洞的旮旯里动弹不得。

见他病得严重,还疼得哼哼唧唧,扶余丰关怀地问:“鬼室君,你还好吗?”鬼室桑痛苦地点了点头,跟随扶余丰的猛士立刻冲了上来,将鬼室福信砍成了肉泥。随后,扶余丰派遣使者,请高丽和倭国再次出兵助阵。从上一次和鬼室福信一起攻克唐朝的占领区,日军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捞不到便宜的人,都不太喜欢半途而废。

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率领两万七千日军支援百济。

这一回,他们知道了新罗的实力,不再绕道,直接从新罗登陆(韩国东为新罗,西为百济),先占领了新罗的几座城池。新罗人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先后丢掉了沙鼻歧、奴江等几座重要的城市。大唐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带领的七千士兵,也和刘仁轨顺利会合。

按照计划,孙仁师、刘仁愿、金法敏三人,会率领五千陆军直奔周留;刘仁轨、杜爽、扶余隆三人,会率领七千水军及粮草船从熊津港开赴白江。

扶余丰疯了,他要求日军拿出点儿诚意。日军同意扶余丰的意见,但要求事成之后,百济全国都要给日本上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本人怕中方的资料对日方不公平,便从《日本书纪》(720年完成的一本书,日本人自己写的正史)第二十七卷《天命开别天皇》中翻出资料,来描述一下刘仁轨白江口之战的场面。

唐朝海军的松木大船,共一百七十艘,上有七千唐兵。

日本海军的船只较小,但不计其数,上有数万日兵。

刘仁轨早早在白江口等候日军的进攻,八月十七日,日军发动了第一波挑衅。八月二十七日,日军水师后续部队相继赶到,与刘仁轨大战。震天撼地的杀声持续了几个小时,随后,日军不利而退,唐军坚守不动。二十八日,日军全部到齐,与百济王扶余丰水军集合完毕,遮蔽海洋,泱泱不绝。

日军在作战前都是有口号的,这回他们的口号是:“我们奋勇向前,敌军就会撤退!”(口号太次了)带着必胜的信念,日军数万海军开始冲击刘仁轨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