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颉利结盟渭水便桥 太宗亲临东宫靶场(第2/3页)

第二,突厥人数众多,但深入大唐腹心,心里没底;

第三,劫财是他们的唯一目的,颉利有图谋天下之志,却无倾覆天下之谋,跟在他屁股后头的都是来蹭饭吃的。

以上三点,充分证明了颉利同志很会审时度势,也充分证明了除了颉利,其他人比起以前,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不信请看吃肉吃得满嘴流油的突厥长官们)。李世民,传统捍卫者,发扬来者即是客,是客就得吃喝的传统美德,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大家称兄道弟,为了公平起见,我喊你哥,你喊我爷云云,把酒言欢,言无不尽。正此时,一个邪恶的想法在皇宫中蔓延开来了。

有人提醒说,突厥大部分军官和谋臣都在宫里头喝酒,只留下颉利一批人在渭水西岸愁肠百转,那么,趁着这个机会,一股脑杀了他们如何?

大家邪恶地笑了。

其实根本不可以。

事实想必没有那么简单,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的情况。他不仅是一等一的大将,而且是公关界的龙头老大。实际情况是,史书上并没有表明执失思力和李世民的关联,但一千多年后,我们从执失思力的墓志铭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实这两位早有通谋。李世民之所以敢于当场呵斥他,无非是为了给大臣们壮胆,事后,执失思力便把颉利的所有秘密告诉给了李世民。

《执失善光墓志铭》说过,他(墓主人执失善光)大爷执失思力早在打刘武周那会儿就和李世民成了朋友。由此不难看出,两人你一唱我一和,上演了一出完美无瑕的好戏,竟然成功地把所有人都忽悠住了。

如今,倘若真的要灭了突厥高官,恐怕不是李世民想要的。

几天前,李世民就得知了突厥南下的消息。

那时,大老黑尉迟敬德在泾阳镇守,一动不动,路过的突厥大军毫无防备,等过境的时候,竟然被他咬去了一大块,千余突厥兵惨死。李世民也为现在的状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时此刻,长孙无忌、李靖两人已经在颉利回师的必经之路(幽州)设好了埋伏。他们就等突厥人吃饱喝足往回走。

该还的,一分都不能少!

但到底怎么办,很多人有不同见解。

萧瑀认为,扣留突厥部落首领是最佳选择。

李世民摇摇头,道:“我刚即位,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一次战役就要损耗很多人马,如果他们殊死反抗,后果严重不严重,我想谁都清楚。倘使这样,他们退回草原之后,定会加强军备,到时候只会更难对付。如果签订协议,放他们走,用金银珠宝养着他们,好酒好肉伺候着,以突厥人的性格,不堕落不可能。

“志骄意满,防备松懈,等我们休整够了,猝然出军,一举可灭!”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这个道理。

作文是中国的传统经典,模式作文除外。

可见,李世民同志是用心读过贾谊同学的作文的。贾生曾经发表过“五饵三表”之说。所谓五饵,正是李世民所说的用金钱摧毁敌人意志,用奢侈腐烂敌人内心的手段。班固曾经笑话过贾谊,认为这种不靠谱的战略也只有书生能想得出来。可事实证明,金钱美食对于一个没有约束的集体来说,的确是最管用的毒药。

看起来最扯淡的计策,往往是最恶毒的。

世界没有变,虽然历经千年。

三天后,李世民与颉利于便桥斩白马为盟,突厥退兵。

事情也该告一段落了,可回到突厥,颉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到最后一拍大腿,大呼上当,什么情况下,一个占尽优势的人肯签这样一份颜面尽失的合约?李世民这个狗日的,怎么会这么傻?想到了这些,颉利似乎明白过来。怕,只有怕,才是中原人丧权辱国的根本,因为怕,他们不惜以金银美女求和,这样的邻居,只能任人宰割!

颉利笑了。

颉利是个厚道的人,虽然和约上只说唐朝每年要交好多钱孝敬颉利,但本着不能老沾光的原则,颉利决定送给唐朝一份礼物——马三千匹,羊一万只。然而,出乎颉利意料,李世民竟然不要送上门来的宝贝,只要求召回突厥掠夺的中国人口。人要是傻到李世民这种程度,的确该去医院瞧一瞧了。

但对手傻,颉利自然乐意奉陪。

因为人口这东西,你用他吧,他不如突厥人会骑马,不如突厥人会炼铁;你不用他吧,突厥又不能种地,在不长庄稼的草原上,这么多人,只能徒增部落的负担。几万人口吃喝拉撒不都得他照顾么?不能饿死,也不能扔掉,扔掉跑回唐朝,突厥的老脸往哪儿搁?我还是不是威武的可汗了?!

李世民的索求刺激了颉利的神经,这是他巴不得的效果。

“与你合作十分愉快,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颉利说。

李世民笑了笑,继续他的计划。

我一直认为,古代帝王中,最宽仁的是李世民,最有手段的也是李世民。在这之后不久,他便把曾经因杀死隋炀帝杨广而得到李渊赞赏的裴虔通等人流放。李世民是用行动告诉人们,任何时候,你都不能背叛你的君主。打压裴虔通,表面的理由是“隋朝杀逆”,但真正的理由却是让人忠君。

一个善于背叛别人的人,肯定也会背叛你。

这就是李世民的理论。

忠君的思想,不能以好坏定断,爱你的人值得你爱,这就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李世民知道,想要当一名爱民如子的君主,就必须摒弃一切庸俗的幻想。想要对付颉利,必须开始练兵,练兵才是当务之急。

在冷兵器时代,远距离战斗的主要武器就是弓箭了,想当年,李渊同志箭法高超,每一支箭都能消灭一个敌人,威风凛凛,群贼叹服。那么,如果组建一支神箭手部队,效果会怎么样呢?这年头,让人好好练箭,就跟让人好好听课一样,训练久了,每月能有那么几天好好练习就不错了。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李世民曰:“朕要亲自教大家!”

此言一出,舆论界一片哗然。

有人曰:“皇帝人在靶场,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岂不让人当成靶子?”

李世民毫不在意,还解释说:“天天打仗不足为患,天天闲着才让人蛋疼(原文是担忧),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苦练箭法,以备万一。练得好,闲暇时你们就是我的护卫,战争时你们就是大唐勇士。你们都是吃着百姓的米活着的,要对得起我大唐百姓!”言罢,他扫视全场。

从这一刻起,人们每天都能看见李世民领着几百个人在东宫空地上大练箭法,有时还给大家做示范。

练吧,练吧,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