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汗血马战争(第4/5页)

事实上,这都是假象。都说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才是最危险的地方。赵破奴以为安全了,殊不知,死亡却离他更近了。因为此时,饥饿的儿单于根本就没想放掉赵破奴这块肥肉。

为了啃到赵破奴,他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了也就是八万骑兵。而这八万骑兵,已经悄悄地围住了赵破奴。

风暴来袭之前,大地是多么的安静。世界很多稀奇事,竟然就在这安静的夜里发生了。一路被狂追猛打的赵破奴,不知何故,竟然擅自离开队伍,独自找水喝去了。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火车出轨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撞上。而残酷的事实也告诉赵破奴,玩胆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遇上。天不惜赵破奴,当他到处找水喝时,竟然被匈奴的侦察兵发现了。于是,可怜的他就被捉住了。

赵破奴被捉,对于儿单于来说,这简直是中了五百万大奖。儿单于果断做出决定,趁汉朝骑兵无首时,一举收拾了他们。

八万骑兵轰隆隆地向赵破奴的军队扑去。就在这时,汉军却找不到他们的头赵破奴。头儿都不见了,这仗怎么打?汉军里的军吏们真急死了。

急了也没用,因为根本就找不着赵破奴了。军吏们紧急碰头,最后得出结论,亡将回去是死,战也是死,不如走折中道路,投降算了。

果然,不用儿单于动刀,汉军骑兵全投了匈奴。这下子,又中了五千万,儿单于简直要飞起来了。但是,儿单于马上又从得意中醒来。搞定赵破奴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搞定公孙敖的受降城。

受降城,受降城,我要让你变成受死城。

儿单于朝天发出一声怒吼:出发!

四 再战西域

或许儿单于认为,他既然能连中两次大奖,为什么他到了受降城就不能再中一次巨奖呢。于是,他带着再次中大奖的欲望来到了受降城。然而,公孙敖很快地就让现实告诉他,这里没有你想钓的大鱼,滚回去吧。

公孙敖不是吹的。因为他修的受降城,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真砖实墙。还有,他是见过世面的。多大的战争没见过,还怕你个儿单于不成?

果然,儿单于布阵奇袭受降城,公孙敖坐守城里,稳如泰山。最后,儿单于看看没啥油水捞,又小打小闹了一翻,无趣地走人了。

儿单于退兵后,赵破奴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整个长安都被震动了。首先激动的,不是天子刘彻,而是汉朝一帮公卿。

大家坐在一起开会,个个群情激昂,有的甚至激动地叫道:那边有李广利失利,这边赵破奴又全赔了,两边开战,汉朝还没有实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不如先将西征大宛的事放一放,专力搞死他匈奴后再说?

说法似乎很合理。然而,这个意见马上便被刘彻否定了。

刘彻是这样认为的,匈奴和汉朝结仇,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过去打,现在打,将来还会继续打。然而,西征大宛失利,已经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宛胜,等于整个西域胜;大宛轻汉朝,等于整个西域轻汉朝。

如果连个小小的大宛都搞不定,那么将来汉朝将无法与乌孙、楼兰、车师等等西域诸国继续来往。不但不能来往,他们还有可能会形成联盟,一致对付汉朝。这样的话,匈奴搞不定,再多了一个敢于蔑视汉朝的敌人。那么请问,汉朝雄威,万邦来朝的美梦,还有可能实现吗?

所以,目前最合理的设想,就是放下匈奴,一致对付西域。李广利已经输了一次,这次不能再输。此次不动手则罢,一动手就要将西域打个彻底服气。

刘彻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接下来,他马上着手做两件事。首先就是,将那些放言放弃西域,一致对匈奴作战的官员,全部逮捕论罪。其次,就是动员全国,征调兵力。

刘彻总结了李广利西征大宛失利的原因,大约如下:

第一,后勤系统漏洞百出,补给中断,致汉军陷于被动;

第二,缺乏作战经验的正规军;

第三,没有对西域联盟的实力作必要的评估。

根据以上总结,刘彻做了以下部署:

首先,赦免劳改犯,继续征召地痞流氓,让他们到敦煌郡报到。一年之内,报到人数有六万人。这些人,全都是自带粮食而来的。这六万人,还不包括志愿从军的。为确保后勤补给,准备如下: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数万;粮草、兵器,相当充足。

其次,增设五十余位作战指挥官;增调工程兵若干。之所以多此一项工程兵,是因为根据可靠情报,大宛首都贵山城中,没有水井,其用水都是从城外引水。此工程兵的用处,就是准备将大宛河流改道,断其水源供给。

再次,征调十八万正规边防军,进驻酒泉郡等地待命;同时,为防匈奴偷袭,另派大兵在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休屠(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等地筑城防守。

最后,还没有忘记做一件事。那就是,任命两名马术专家,分别为执马校尉和驱马校尉。所谓执马校尉,就是捕马指挥官;所谓驱马校尉,就是护马指挥官。任用他们,就是冲着大宛汗血马而去的。

据我观察,刘彻此次征兵之多,布阵之豪华,是自汉朝立国以来十分罕见的。而他耗巨大血本,押在李广利身上,只为做一件事:打服西域,挣回汉朝的面子。

我想,李广利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等来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昨天还战战兢兢,小命难保;今天却突然豪情满怀,志满意得。突然就觉得,宝剑在手,试问西域群雄,谁还胆敢拦路?

公元前102年,秋天。李广利率军再次西征。

同样的西域,同样的李广利,却是不一样的气势。去年,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关闭城门,要么就是放狗咬人。今年,李广利部队所到之处,西域各国已经将神经崩得紧紧的。他们早早开城,准备粮食和饮水,汉军吃多少,都算他们的。

然而,万事也有个例外。有一个小国,特别牛气。汉军到来,其国王睬都不睬,拒绝开城。这个拒绝免费向汉军供吃供喝的小国,叫轮台国。不开城,简直就是找死。李广利冷笑,命令攻城。

事实上,轮台国就是有点找死的味道。汉军在城外万声怒吼,连攻几天,竟然没有拿下。李广利怒了。他命令道,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拿下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