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死神是个什么玩意(第3/7页)

知兵莫如将。李陵说完,就派人将部队搜了个遍。果然,就将这些被逼随军的无辜妇女,全搜了出来。李陵也不客气,搜出一个砍一个,全砍光光,一个不剩。

小命不长有,女人天下是。如果还想找老婆的,就先给我冲出去。我想,这应该是李陵最想对兄弟们说的一句话。

事实证明,保命的决心和继续找老婆的意念,足可摧毁火星。第二天,李陵再战。这次,汉军拼了老命,狂砍匈奴。在血雨腥风中,我仿佛听见了汉军士兵从心底里对匈奴爆发出一阵强烈的呼喊:还我老婆来!

这一战,李陵军砍下匈奴三千颗人头。很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李陵焦渴的心,仿佛流过了一阵清凉的水。

李陵再次命令后退。方向,东南。汉军沿着龙城故道狂奔,四五日后,李陵发现,匈奴又将他逼入了一个死角里去了。此死角,是一片大泽。大泽四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人头的芦苇地。

更要命的是,匈奴站在风头,顺风就可望见汉军。此情此景,只要熟悉三国赤壁之战的,都知道,要想干掉李陵,根本就不需要匈奴亲自动手。只须点一把火,呼呼的火顺势烧去,定可将汉军烧得个鬼哭狼嚎。

果然,匈奴点火了,大火向汉军狂卷而去。他们这把火,烧得太得意了。他们得意的是,东南风正吹得紧,李陵不是孙行者,不会翻跟斗,更不会借西北风。如果不出意外,明年的今日,芦苇地就是他们的烧纸日。

匈奴所料没错。李陵不会翻跟斗,更不会请神仙。但是,他还是逃过了大火的袭击。李陵之所以逃过,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翅膀,或者打了地洞。而是像匈奴那样,也烧了一把火。

在上风头的火还没烧到李陵之前,李陵已经放火烧出一块空地。他们就待在空地里,躲过了一劫。

大火过后,李陵接着向南边的山跑。但是,当李陵才跑到南山脚下时,却发现匈奴大队人马,已经在山上列队热烈欢迎了。这下子,汉军都快傻眼了。妈的,两条腿的,还是不如四条腿的跑得快啊。

此时,匈奴单于就在山上。他指着李陵军,对亲儿子说,我在这里观摩,你下去将他们收拾了。单于先生以为,这一回李陵纵有翅膀,也难逃出这片树林了。

但是,李陵一点也不慌。他不逃,也不躲。而是擦亮砍刀,准备战斗。

李陵完全有信心,跟单于决战于树林。因为这里树木丛生,战马根本就逞不起威风,和匈奴对砍,匈奴捡不到什么便宜。恰恰相反,李陵的特种部队,其机动性的搏斗威力,将淋漓尽致地爆发出来。

况且,李陵手中还有一个致命武器——连弩。

连弩,即一种威力强大的弓箭。其最大特点是,射程远,准确率高,更要命的是它可以连发,如机关枪扫射般,箭如雨下,对方想躲都没地方躲。

关于连弩,匈奴已经在和李陵的第一回合较量中领教过。在李陵看来,匈奴还没领教够,特别是那个单于先生,估计还没有挨过射击的滋味。于是,李陵迅速布阵,面对从山上骑马往下冲的匈奴,见一个砍一个,见两个砍一双。

这一砍,李陵又砍了数千人。只靠砍人,收益是不高的。这时,李陵抬头一看,看见了山上的单于,正在激动地指挥着战斗。这时,李陵想到了他的狠家伙。

于是,李陵当即命令箭手,朝山上放箭。一时间,又见连弩齐发,箭如雨下,扑向单于。面对汉军的连弩箭,单于先生是一点辙都没有。他只有一招可用——跑。哪往里跑?往高处跑,只会死得更快。只能往山下跑。

当天,李陵抓来一个匈奴俘虏拷问。没想到,这一问还真问出了点真东西来。所谓真东西,就是两条情报。

一条是关于单于的。单于认为,汉军这支神奇的特种部队,打又打不掉,却又不停地牵着他的鼻子往南走。汉朝一方会不会在南边埋好了伏兵呢?

这条情报显示,单于被李陵打怕了,顾忌较多,可能想放弃了。

另外一条是关于单于属下参谋和将官的。单于属下一致认为,匈奴数万骑兵围打汉朝数千步兵,都不能拿下。这事传出去后,咱们还怎么混。到时,想让西域诸国听从匈奴使唤,都可能化为零了。再且,如果就此放弃,汉朝将会更加轻蔑匈奴。

最后,单于这帮臣属又认为,不能就此放掉李陵,务必将他及其部属困在山谷中,一网打尽。如果打不掉,让他们跑了,再撤也不迟。

李陵总结以上两条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匈奴咬牙切齿,是一定要和他决战到底的。只有跑出山谷,跃到平地,才有化险为夷的可能。那么,要想走出山谷,化险为夷,只有一招可使:血拼到底!

血拼开始了。

匈奴首先集大军发起攻击。事实证明,人多打人少,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李陵也不是好啃的,他硬是顶住了匈奴一次次的进攻。双方砍杀一天,交战数十回合。结果是,李陵杀敌军两千余人,匈奴又泄气了。

李陵以为,只要顶过这艰难一关,只要对方锐气一消,肯定先打退堂鼓。李陵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匈奴单于也是准备这么做的。追了这么多天,砍了这么多天,竟然是这个下场,没有痛打成落水狗,反被落水狗痛咬。真是郁闷极了。

正当单于先生萌生退意的时候,突然跳出了一个陌生人。这个貌似无关重要的人,犹如秤杆上的老鼠。天平向哪里倾斜,完全取决于他那轻轻一跳。

很可怕的是,这是李陵的人,竟然跳到了匈奴那边去了。

这种吃里扒外的跳法,通称背叛,骂称汉奸。决定李陵命运那一跳的人,叫管敢。此厮之所以当了汉奸,是因为被某个校尉欺负了。终于忍无可忍地干脆将汉军出卖了。

汉奸管敢告诉单于,李陵快不行了,如果你就此放掉他,那就太可惜了。

为什么说李陵不行了?道理有两条:李陵无救援,这是其一;李陵的箭用完了,这是其二。一支无后援无弩箭的步军,面对成千上万的军队,这叫什么?用两个字可以形容:等死。

这情报实在太太太重要了。妈的,老子还担心汉军在哪里埋了伏兵呢,差点被骗了。又怒又喜的单于决定,既然李陵都快顶不住了,这次就放开手打吧。

李陵当然知道,没有马,没有箭,没有救兵,他注定是陷在虎口里的羊。但是,他决定再搏一搏,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妙计。所谓妙计,就是伪装,壮大声威,吓退敌军。

这招,我们可以叫他是披上狼皮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