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牛刀小试(第2/2页)

有山东的,有晋商,有徽商,有闽浙商人,更有苏松等地的商人,更令人吃惊的连辽东的参商、珠宝商、木材商、皮草商都赶来了,如果不是仅限于国内,估计朝鲜等地,还有西洋的商人都会跑来。

不过光是这些人,就已经让天津热闹非凡,到处都人声鼎沸,茶馆饭馆充满了高谈阔论的人群。

大家伙到天津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从城里到城外,都出都整洁无比,就算这样,还不时有人洒扫。

再有就是天津的官老爷和气,进城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税赋,一些官差衙役甚至主动帮着商人指引道路,介绍住处,弄得商人们受宠若惊,心说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随着渐渐适应了天津的情况,大家惊喜地发现天津充满了魅力。

比如城中新建了各地的会馆,在会馆之中,不光是落脚的地方,巡按大人还会每天派人送来最新的商业消息,包括各地的物价,一些牙行商号的广告,招工信息,衙门的办事流程,以及天津港口的建设进度,开海的规划……足不出户,什么消息都一清二楚。

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一个谈资而已,可是对于敏感的商人,这就是商机,就是银子!

每一个到天津的商人都有深深的感触,遍观整个大明,就没有比天津更合适经商的地方!

有个这个判断,这些商人们就果断下手,购买房屋,租用店铺,趁着地价还便宜,果断卡位,先到先得,后来可就没有了。

你买我也买,七八月的天津街头,到处都是浑身大汗,手里挥舞着大把银票的商人,他们就像是蝗虫过境,凡是看到的东西,全都不放过。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房价和地价就飙升了三倍还多,而且还在不停上涨之中。

到了如今,陆炳只剩下一个字,那就是:服!

心服口服,从脑瓜顶服到了脚底板。

不用开海,光是征收房屋地产交易的税赋,陆炳手里就有差不多二十多万两银子,什么打扫卫生啊,修建浴池厕所啊,花费全都够了,还剩下了七八万两。

他自己做主,先给嘉靖解送五万两银子。

牛刀小试,先来了个开门红,而接下来更大的馅饼就要落下来了,在八月十五,第一批从江南起运的漕粮和布匹就要运到天津,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等着这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