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最年轻的侍郎(第2/2页)

唐顺之是连连摇头,“唉,让黄台吉跑了,功亏一篑,实在是不敢居功。”

“荆川客气了,一战毙杀五千北虏,足以让俺答哭一个冬天了!”

“岂止是冬天,我看要哭到明年了!”左都御史潘恩笑着说道。

张永明把话接过来,“等到明年,再来一个狠的,俺答这辈子就别想笑得出来!”

“说得好啊!”

百官欢声雷动,一起簇拥着唐顺之,还有得胜归来的将士,一路到了午门,将缴获献给了皇帝。

嘉靖派遣黄锦,拿着圣旨,好好褒奖了一下有功将士,并且命令内阁和兵部,尽快拟定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提交上来。

徐阶适时向嘉靖上书,他言说唐顺之本来是以大学士兼掌兵部,如何能自己赏自己?还请陛下尽快挑选新的大臣,接掌兵部。

嘉靖立刻同意,并且要求第二天就展开廷推。

严嵩还在休假,严世藩正给老娘披麻戴孝,都没法参加廷推,完全成了徐阶的一言堂。

东南总督胡宗宪,不出意外,被调入京城,成为兵部尚书。

原兵部右侍郎赵炳然加右都御史,出掌东南。

兵部人事大换血,令大家颇感意外的是继任兵部右侍郎的竟然是为官不足六载的顺天府尹唐毅,这还不算什么,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家伙竟然拿到了三十一票的绝对多数,比起胡宗宪还多了四票。

无数人都大呼没有天理!

是不是唐毅施了妖法,要不然怎么会推举一个还不到二十五岁的人出任兵部侍郎?反观自己,在这个年岁,恐怕连进士还没考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对于当事人来说,却不怎么吃惊,唐毅毕竟和徐党的关系,要比胡宗宪亲近,加上他在京城辛苦了两年多,又是裕王的师父,中立派对他没有好感,也不愿意得罪,至于严党,看似势同水火,可是有严嵩的那番谈话,有人已经开始向唐毅靠拢,这一次廷推,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在嘉靖四十年的最后两天,唐毅终于跨过了最为艰难的一个门槛。

附带着一个好消息,胡宗宪述职之后,就回到了东南,他还要和赵炳然交接,至少要明年三月之后,才能赶到京城。

至于兵部左侍郎,是由杨继盛接任,他也同样要交割清楚。

换句话说,眼下偌大的兵部,全都归唐毅说了算。

貌似压力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