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君子坦荡荡(第2/2页)

加上报纸出现之后,消息传播速度倍增。

由此三条,使得东南和以往大不一样,偏偏出现了俞大猷的案子,挑战了所有人的底线,大家伙的情绪一股脑爆发出来,才有了百万人联名上奏。

“陛下,百姓们要求的无非是查清真相,还天下人一个公道,这和陛下您的旨意,还有内阁的命令,都是一般不二。百姓没有过分的要求,故此臣斗胆进言,此次事件非但不是挑衅陛下的权威,只要处置得当,还会给大明增加百万忠心耿耿,誓死效忠陛下的臣民,请陛下圣裁!”

还真别说,嘉靖的确听了进去。

算起来,唐毅离开东南已经有四年多了,虽然唐慎还在福建当巡抚,可是这一次联名的主力和苏杭,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嘉靖不相信唐毅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弄出百万人联名。

别说是他,哪怕是嘉靖下圣旨,也未必这么快。

唐毅很坦诚,首先承认了自己有过动作,接着又讲述了东南的现实情况,嘉靖的火气小了很多。

可是他的心里依旧有一根刺儿,东南如此之乱,报纸威力有这么大,要是有人弄个假消息,随便聚拢一大帮人,哪怕只有十万、二十万,也足够掀起一场大乱了。

上了年纪的人,就喜欢太平,嘉靖脑仁都炸开了。

“唐毅,都是你干的好事,开海,发展工商,大兴教育,还弄什么报纸出来,简直坏事至极!”

唐毅闷着头,也不说话,他能说什么,你嘉靖住的万寿宫就是开海银子修出来的,既想吃,又怕烫,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兴许也觉得有些失态,嘉靖索性叹口气。

“唐毅,祸都是你闯的,说,该怎么办?”

“回陛下,臣有两个主意,一个是治标的,一个是治本。这次的事情是因为俞大猷的冤案而起,应该立刻审讯,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用最快速度送到江南,表明陛下重视民意,百姓们必定感念圣上恩德。至于治本之策?臣以为应当把报纸纳入朝廷管理范围,设立专门官员,再有东南城市扩大,一座城池,动辄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光靠着州府县衙的那点编制不够用,要增加官吏,增加衙役士兵,时刻关心民情,解决百姓在乎的民生问题。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也就不会出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