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风靡天下(第2/2页)

唐学的出现,赋予了心学一个强大的武器,使得心学从空谈心性解脱出来,变得能够应付和改造社会。

心学也不用担心唐学背叛心学,因为唐毅的研究都是从人的本性,本心出发,以人为本,正好合乎心学的理念,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除了心学之外,还有一群人,对唐学更有兴趣,甚至他们的领悟还在心学门人之上,这伙人就是经世实学。

就拿高拱来说,《国富论》出现之后,他最初没当回事,只是听说是唐毅写的,才买了一本放在桌案上。

足足放了五天,连一页都没看。

有一次去杨博的值房办事,见老杨博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高拱这才想起了《国富论》。

回家之后,高拱彻夜通读,熬得眼睛通红,等到《赋税论》和《货币通论》出来之后,高拱第一时间就跑到了书坊,亲自排队。

等到三本书读完,高拱长叹一声,“从此老夫归于唐门矣!”

能让高胡子真心叹服,唐毅要是知道了,只怕要暗爽好久。

高拱看不惯理学,也看不惯心学,他认为这两者都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那高大人开出了什么方子呢?

四个字:执经达权!

经与纬相对,本来是织布的纵线,又引申为“常”,常行不变,有些类似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等等理念,至于权,有指“锤”,也就是秤砣,称东西的时候,秤杆不变,秤砣来回移动,“权”就有了变的意思。

高拱的主张就很明白了,通权达变,与时俱进,时移世变,本质就是改革变法。

只是高拱这一套东西有个致命的问题,他把变法仅仅视作手段,该如何“权衡”完全操纵在上位者的手里,他高拱上台,就可以变法,换一个保守的人,或者皇帝想法改变了,变法就停了。他的经权论,和王安石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何其相似,只怕也逃不出人亡政息的怪圈。

这也是高拱最苦恼的地方。

唐学却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知行合一,求真务实,这一套方针之下,改革就变成了上位者必须奉行的义务,至于改革的成效,也不是上面评价,而是交给了老百姓。

有了民意强大支撑,好的法令,谁能轻易否定?不好的法令,又如何推得下去?

难怪高拱要拜服,从此之后,唐学要一统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