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孤单的隆庆(第2/2页)

作为一个君王,需要的是什么?

江山安稳,国泰民安,要是能国富民强,那就更好了。

师徒情谊,很重要,却远远比不上皇位,比不上江山社稷。

再继续留高拱,只会加深百官和自己的对立,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隆庆思考了一个晚上,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放高师傅走吧!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隆庆眼中含泪,他真想放声大哭一场,九五至尊,竟然要向一群言官低头,连自己的师傅都保不住,真是该死!

哭过了之后,隆庆不断告诫自己,国事为重,大局为重。他亲自下旨,赐高师傅少傅,太子太傅衔,派遣锦衣卫护送返乡。

言官们杀红了眼,自然不想高拱舒舒服服返乡,纷纷上书,还想要继续追杀,不过徐阶却说话了,高拱身为帝师,内阁大学士,关乎朝廷体面,不可逼迫过甚。

有了徐阁老发话,言官们只好收敛了一点。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了另一个目标,高拱走了,郭朴还在啊!

当初就是他力争要处罚胡应嘉的,这笔账可不能不算。就这样,又掀起了攻击郭朴的浪潮。

相比而言,郭朴的人缘更好,资历也够深,而且谨小慎微,没什么把柄,想要弹劾他,难度更大。

不过不要低估言官们穿凿附会的本事,御史凌儒上书弹劾郭朴,说他被起为吏部尚书是夺情的,也就是说父丧没有守完,是不孝。而且母亲又年老多病,郭朴不思回乡照顾老母,赖在朝廷之上,实在是让人不齿!

这份奏疏上去,只让人看到了两个字:无耻!

不是郭朴,而是言官!

郭朴夺情起复,乃是徐阶一手操办的,当时严党垮台,新旧交替,杨博被赶到了兵部,吏部空缺,急需重臣长者坐镇,正因为如此,才把郭朴请回了朝廷。

当初百般哀求,现在竟然成了郭朴的罪过,简直滑天下大稽!

你们不就是想让老夫滚蛋吗,直说就是,何必拿孝道说事,用死去的老父,来恶语中伤?

郭朴满腔愤懑,什么也不说,连着上了三道奏疏,一道比一道恳切,最后更是辞去了一切优待,直接挂冠而去。

数月之间,两位阁老,三位部堂高官相继离去,可亲可敬的高师傅也走了,环顾朝堂,都是那些面目狰狞,令人鄙视的言官们,一个个指手画脚,大言不惭,看着他们沾沾自喜的模样,简直恶心。

从此之后,隆庆几乎再也不上朝了,他把自己关在宫中,独自品尝着孤单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