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辛亥革命知见(第6/7页)

在镇江集中准备的浙军当时所遇到的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同联军总司令部经过多日联系,看出了他们对于克服南京没有把握,也没有很多打算……他们所谓什么军什么军,看来都是有军无队,有官无兵似的,我们看到镇江街上到处正在招兵。据探报,张勋的兵号称四十营,就人数概算,兵力比我们至少大三倍……我们觉得既然众寡悬殊,与其坐待来攻,不如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给敌人以各个击破,倒是上策。我们恳商了徐绍桢……我们估计,他的苏军、镇军等若干部队还是比较有些把握的,同时另接沪电,桂军黎天才部要从上海开到,粤军不久也就可到达,我们也多少放心了一些。于是就商定了于九月三十日由镇江向南京挺进。计自杭州光复以来,到此才只半个月……当时形势,不但敌众我寡,而且南京又是所谓龙蟠虎踞的石头城,要是进行真面目的攻守战,不要说浙军的四千多人,就是举江南和浙江所有各色部队会攻,亦非短时期所能攻破。但武昌既那样紧急,而山东方面又频传张怀芝兵即将南下援宁,形势是愈迟愈于我不利,目前之计只有速战速决,说得不好听些,就是孤注一掷。徐绍桢新败无力,未能看到此点,陷于消极。我们浙军乳犊不怕虎,既得徐同意,就贸然而进……这时黎天才军适到镇江,他因在上海早闻浙军声望,向我们暗中表示愿听指挥。我们认为他是“联军”的一部友军,虽兵力不过数百,也应一切服从徐总司令,我们愿尽可能从旁帮助……我们就拨谢祖康骑兵排的大半由谢指挥,去帮助黎军攻取幕府山……谢很熟悉情形,带黎军由捷径进袭……一举成功,谢仍旧还浙军本队。其时外传浙军分兵同黎部攻占了幕府山,即是此事。其实是徐绍桢的兵借给了浙军,而浙军又借给广西军的,仅此二三十名骑兵,却因此使南京守军镇慑于浙军的威力。

葛文记载进攻南京的战事甚详,我只能摘录几段:

十月初三日行近南京近郊……次日傍晚下达命令。全军于初五日拂晓前以战斗行军前进……向朝阳门一带敌人进攻……我和支队长等行在前卫本队先头。那时已是初冬,早晨西风甚寒……接着报告:看见大队敌人前进,并有一骑白马穿袍褂的将官带头,据居民说,这人大约是王有宏统领,他每日出来的,今天带的兵格外多得多……我同朱支队长说,今天情形好极了,正如我们所料想的,如此可以形成遭遇战,我们须急进占领马群一带高地,妥选炮兵阵地以迎敌。我就据鞍下了展开命令……接着炮兵开火,顷刻间命中率很高,这是我们新炮的第一功,这种炮在我国战史上我想也许是第一次出现,恐怕那时袁世凯北洋各镇还未采用过。遥见密集的敌人纷纷避逃,那位骑白马的将军也倒下马来……我同朱支队长匆匆吃了饭,赶快趁新月初落的微光,带了电筒亲自巡视了全部战线。可敬可爱的战友们还是顽强地固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有的已经疲乏得昏昏睡去,有的已是一日没有吃饭,此刻还未得到给养,有的冷得发抖(从杭出发天还很暖,未能多带衣服),有的手拿食物,吃不进口,在发呆。受伤的人总算经卫生人员处理得快,多数已撤到后方救护。朱瑞同我一一慰问他们,叮嘱他们还要准备敌人的夜袭和准备明天的作战。我同朱巡视全线一遍之后,回到临时向农民借宿的草舍,已经无力支持,倒在铺开的稻草上,看见好几人已呼呼睡去。副官裘绍还坐在我身旁,我已自己拿不起笔了,就口讲明日拂晓攻击的命令,由裘写好……下达……照理,“阵地彻夜”须要调入比较还有力量的部队,撤下过于疲惫的部队,以资接力和休息。“拂晓攻击”更是要增加得力部队以发挥进攻威力……我们的一再跃进已将预备力量用得差不多了,支队长手里还有什么本钱好拿出来呢……经过一场激烈混战……忠勇的管带赵膺在此时战死……上午总算竭力苦战,下午形势更险恶了,支队长手里已是两手空空,求援报告却雪片飞来……时近傍晚,忽然望见孝陵卫村落起了火焰,就有人传说,我军有一部已进入孝陵卫,放火前进,我们要赶快前进……在我们这边忽传有“上海敢死队”二队,和一部分巡防队开到……我看机会到了,我轻轻向朱瑞说明我意,朱点点头。我就叫站在身边的号兵吹起冲锋号来。他这一吹,在近旁的号兵也吹了起来,初到的敢死队和巡防队也跟着吹起来了。他们队伍虽很混乱,人数也少,但在这紧要关头,总算是一支生力的预备队。顿时全线吹起了冲锋号,冲呀冲的喊声响彻四周。敌人向后纷纷乱跑。那时我自己也已煳涂了,竟忘了自己的职分……拔出了开口军刀,乱喊乱跑,跟着全线一直前去……我恨自己跑不快,更加紧了步度,同跑的人就愈少了,我想跑得快的人可能已进城……三三两两的人还在同着我跑,渐渐接近朝阳门吊桥……有几个认得出我的士兵提议,请参谋官赶快转去下命令,调大炮上来轰城……冲呀冲的声还在继续……忽然有人说:我们早好进城了,都是支队长慢吞吞地还在这里走……一瞧原来是炮兵连长林显扬,大约他也和我一样,擅离了自己炮兵岗位向前冲锋的。再一看,朱支队长也在跟着走……我们实在疲乏无力了,最后还是回到那草舍睡了几个钟头……微明即起,我同支队长走到孝陵卫,火势大部已息……孝陵卫的居民不忍离开他们的焦土故居。对这些居民,我们予以安慰,向他们认过……我们决定这天……清理战场、整理队伍……同时向杭州、上海和联军总部作了报告,又发出许多作战实情报导给《民立报》等报。

葛文有详细的攻打天保城及进入南京时的事,我录他一段与上海有关的事如下:

这里要叙述一下沪军都督府给我们的支持。当我们在初五、初六两天忍饥熬寒苦战之时,沪军都督府参谋长黄郛想到天气骤冷,恐怕出征战友带的衣服不够,已叫他们的军需处向商家购集了卫生衣四千多套,准备送前方,恰巧得着了胜利消息,他立将寒衣交给了浙军兵站。次日他自己带了少数卫兵,押送着都督府所备的犒军款几万元和许多罐头食物赶到南京犒赏,因此我们在入城时分外感到温暖。

“天保城”是南京极重要地方,它俯瞰全战场,是太平天国时数数肉搏的据点,得天保城即得南京。浙军从初七日起已注意到这地点。因大道有敌人把守,浙军是在几个夜间暗抄难走的捷径而攻下的。初十日下半夜三四点钟天保城中弹起火,继以浙军冲锋号声,天明敌人树了白旗,十月十一日晨浙军完全占领了天保城,南京光复,一位忠勇的队长叶仰高在此役战死。葛文记当时几辈以逸待劳的人,争先入城,事近可笑,此风气虽不无与革命全般有关,我这里不再录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