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袍陈庆之

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北中国大地流传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什么人能够让运筹帷幄的名帅、冲锋陷阵的虎将丧失自信,千军万马望风而避?那是一支七千人的白袍队,以及他们主帅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以区区七千白袍队直入敌境,击败三十余万敌军,攻占北魏国都洛阳。白袍队攻无不取,战无不克,兵锋所指,莫不降下。“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陈庆之的冲天豪气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奇迹。随着陈庆之的锐气在洛阳繁华的街市慢慢消散,白袍队止步于滔滔黄河,离散于嵩高山路,崩发的山洪终结了南北朝最大的一段神话传奇。

棋僮将才

出生贫贱是你的命运,自甘堕落则是你的无能。

陈庆之很穷,很贱。穷困因为父母没有财产;卑贱因为出生在江南。

南朝社会分三等人。第一等南来的北方人;第二等楚人;第三等江南本地人。东晋、宋、齐、梁皆是北方人所建的王朝。如果打个比方会理解得更深,南朝的开端相当于1949年后台湾的蒋家王朝。我一直认为史界对南北朝的划分不够精确,东晋应归类到南朝中。

楚人指淮河流域及长江以西人,即南朝的江北人。楚人社会地位地提高,得益于皇族,宋齐梁三代皇室均出自于此。梁武帝萧衍虽出生于晋陵,但萧家是从江北搬来住的。

纯正的南方人地位最低,《魏书》有一段话可以证明:“中原冠带呼江东之人,皆为貉子,若狐貉类云。巴、蜀、蛮、獠、溪、俚、楚、越,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

南北朝时南方荒蛮之地,南方人多是野蛮人,与动物相同,说话都是鸟叫。当时普通话是北语,即正音,洛阳话。陶渊明的父亲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官拜荆州刺史,因是鄱阳人,仍被南来北方人讥为“溪狗”。寻常南方人境遇可想而知。

陈庆之义兴国山人(今江苏宜兴西南),南蛮子三等人。爹妈有钱也行,偏偏出自穷苦人家,陈庆之从小给人做家奴。

奴才亦分等级,看伺候谁。陈庆之跟对了人,他的主人便是梁武帝萧衍。萧家住常州,陈庆之在宜兴,离得近。不过,陈家父母把儿子送进萧府那天不曾想到萧衍是未来的皇帝,自己的儿子会名留青史。

南北朝不同于其它朝代。如果放到清朝,像他这种从小跟随王公贵戚的人,将来入仕为官,甚至出将入相,本无稀奇,更何况主子从一个皇族远亲、地方官员一跃成为真龙天子。然而他生错了时代,南朝社会寒门中人出人头地的机会本就不多,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奴才。

六镇大起义成就了尔朱荣,同时也成就了陈庆之。

北魏帝国内乱,不得江淮誓不罢手的梁武帝萧衍再次看到曙光,梁军兵分三路北伐。十七年光阴一晃而过,梁朝名将凋零,曹景宗、马仙琕、昌义之、韦睿等人先后去世,只留下硕果仅存的裴邃。随着老将军病死,三路梁军无功而返。

台城保卫战时,瘸腿猴子讥笑梁朝“城中非无菜(卒),但无酱(将)耳。”江南无塞上粗犷豪迈的风气,难有勇猛的将领。这也是南方人极少战胜北方人的原因之一。东晋、宋、齐、梁不用南方人为将,歧视南方人是其一,地理和风俗造成体格上的劣势是其二。

梁朝太平日久,老帅们去世,贵族子弟们荒淫堕落,难当大任。梁朝的豪门望族、将帅世家实在找不出像韦、裴这样的人才。谁能扛起南朝北伐大旗呢?萧衍的目光落到南人陈庆之身上。

萧衍冷藏陈庆之不是一年半载,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任用寒人的。南人中也有豪杰,门阀制度将他们扼杀了。从东晋到萧梁,南人为将者屈指可数。陈庆之跟对了人,从小跟在萧衍身边。

近朱者赤。萧衍文武全才,陈庆之耳濡目染,学会不少本领,最出色的一样,就是围棋。魏晋南北朝围棋风行,手谈、坐隐就是东晋名士王坦之和名僧支道林想出来的妙词。前秦百万大军压境,谢安、谢玄叔侄尚在对弈。围棋传入日本,据考证,应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些皇帝十分喜欢下围棋,如刘裕、刘义隆、刘彧、萧道成、萧赜,陈代的陈霸先和陈叔宝等等,萧衍也不例外,还是纹枰高手,著过《棋品》一书,曾经让公主举办过围棋比赛,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国性围棋比赛。

萧衍好棋,达到痴迷的地步,什么程度呢?“每从夜达旦不辍。”一下一通宵,谁能受得了,无论对手也好,侍从也罢,时间一长,人人倦寐。别说萧衍以前不是皇帝,就是后来做了皇帝,你能不让人家睡觉吗?

陈庆之不睡,闻呼即至,一喊就到,数十年如一日。这种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萧衍对这位小棋童格外赏识。赏识归赏识,终究是个小棋童。不曾想,萧衍一朝龙飞九五,成了梁朝的开国皇帝。不久,不满二十的陈庆之担任主书一职,负责给皇帝掌管书籍。主书是中书省的官,中书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官阶不高,主书官职更低,但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陈庆之精力旺盛,性格坚韧,为人恭谨,做事低调。不张扬并不代表没有进取心,梁朝是士族的天下,庶族平民不能在政治上表现出野心,唯一一条终南捷径就是通过战功得以升迁,获取认可。陈庆之将热情深深隐藏在心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陈庆之一守就是二十年。

梁书用八个字形容陈庆之二十年的历程,“散财聚士,常思效用。”薪水、奖金都用来交朋友。一个主书,交那么多豪杰之士做什么?水泊梁山宋江走过陈庆之的路子,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财产交换才干之士。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人才最重要。

谁懂陈庆之的心呢?他的主子梁武帝萧衍,也是唯一的知已。如果韦睿、裴邃等人健在,恐怕陈庆之一辈子无出头之日。萧衍不会给机会,不会为了他,在士族中间落下一个任人唯亲、亲近小人的口实。南朝将才匮乏把陈庆之推向风口浪尖,然而棋童出身的主书,知兵吗?

梁书对陈庆之的评价是“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孔,马非所便。”不追求华丽的服饰,不喜欢音乐,这是人的品德,与军事才能无关。射箭穿不透木片,骑马不是长项,冷兵器时代这种人怎么可能领兵打仗呢?

文人带兵的传统始自北宋,唐之前较为少见,多充当武将的谋士。诸葛亮、韦睿等人属于非主流。人家儒将都是饱读书传之人,陈庆之是吗?别忘了,他是主书,毛泽东同志也曾经做过图书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