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绝代双雄斗北方(第6/9页)

拂晓,西魏军从芒山转了出来,突然发现东魏军严阵以待。惊慌之际,东魏军掩杀过来,骁将彭乐率数千骑兵直冲魏阵,欲报沙苑之战的破肚之恨。西魏军抵挡不住野兽般的彭乐,纷纷溃败。彭乐率骑兵向西狂冲,眨眼不见踪迹。高欢指挥大军鏖战,有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说,亲眼看见彭乐进入西魏军营叛国投敌。高欢大怒,震惊不已,彭乐降了也就降了,可他手下有数千名精锐骑兵,多让人心疼。事实证明,人的眼睛看到的一切未必真实。彭乐捷报传来,杀入西魏军大本营,生擒四十八名高级军官。高欢转怒为喜,东魏军士气大振,奋勇冲杀,大败西魏军,斩杀三万余名敌军。

彭乐踏破连营,奋力追逐宇文泰。宇文泰狼狈逃跑,逃了一程又一程,彭乐紧追不舍。眼见逃无可逃,宇文泰灵机一动,掉转马头冲手舞长矛、杀气腾腾的彭乐骂道:“你不是彭乐吗?急急忙忙追什么呀!你傻啊,脑子进水啦!”骂得彭乐莫名其妙,打了个愣神,只听宇文泰继续说道:“今日无我,明天有你吗?营中财宝无数,快去收拾,莫让旁人白拿了去!”

彭乐转念一想,对啊,今天杀了黑獭,天下太平,我们这些武夫还有什么用,打发打发回家种地啦,没仗打生活多没劲。彭乐竟然放过宇文泰,回去收拾战利品,满满装了一大袋子金带,兴高采烈回来见高欢,大咧咧道:“黑獭从我刀刃下漏网,吓破狗胆啦。”高欢问怎么回事儿。彭乐人实在,放就放了,悄悄撒个谎算了,偏偏彭乐不会说谎,一五一十说。

高欢听罢大怒,喝道:“你给我跪下。”彭乐见高欢声色俱厉,吓得跪倒在地。高欢一巴掌打落彭乐的头盔,揪住发髻,恶狠狠把彭乐的脑袋向地下砸,一边砸一边道:“你个蠢猪!上一次在沙苑,我说放火,你硬要生擒黑獭,致使我军大败。这次你又把黑獭放了,到嘴里的肉吐出来,你个呆子,蠢货!”高欢越说越生气,怒气冲天,抽出明晃晃的宝刀一连举了三次没劈下来,脸涨得通红,咬牙切齿。彭乐抱头求饶,连声道:“大王再给我五千骑兵,我为大王生擒黑獭。”高欢毕竟是高欢,强忍心中的愤怒。彭乐毕竟有战功。沙苑出错主意,最后拍板的仍是高欢,怪不得人家。高欢收回腰刀,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人都放了,还捉什么!你不是喜欢财物吗?来人,取三千匹绢布来!”三千匹绢布堆积起来小山相仿,统统压在彭乐庞大的身躯上,只听高欢道:“拿去吧!赏给你的!”

杀不死敌人,敌人要杀死你。第二日,宇文泰集合部队摆开阵式与高欢再战。上一次夜袭邙山,宇文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次有备而来。双方大战,宇文泰中军和右军联合击溃高欢的中军,杀得高欢落马。随从将马匹让给高欢,步骑七人仓皇逃命。昨天的一幕戏剧性轮到高欢。降兵向宇文泰汇报高欢所在的具体方位,贺拔胜率三千精锐战士追上来。高欢七人中不乏好汉,都督尉兴庆临危不变色,大声道:“大王快跑,我来断后。”高欢道:“你一个人成吗?”尉兴庆傲然道:“我腰间有一百支箭,足杀一百个敌人!”高欢鼓励道:“如果我逃得劫难,任命你为刺史,你若不幸战死,给你的儿子。”尉兴庆心知必死,大声道:“儿子年龄还小,您任命我兄长吧!”

高欢逃走,尉兴庆箭尽身亡,为高欢逃亡赢得一段宝贵的时间。贺拔胜带十三骑疾风般追到。贺拔胜识得高欢,跃马挺长矛阵风般卷到,大吼道:“贺六浑,贺拔破胡杀你来啦!”矛尖堪堪触及高欢的身体。高欢惊得心胆俱裂,几乎背过气去。危急关头,跟随高欢逃跑的将领刘洪微回身弯弓射击,射中两名骑兵。小将段韶一箭射倒贺拔胜的战马。等到贺拔胜的备用马赶到,高欢逃之夭夭。贺拔胜叹息道:“今天没带弓箭,天意啊!”他是北魏国著名的神射手,竟然不带弓箭,能不是天意吗?不过,贺拔胜闯祸了,留在东魏国的儿子们被高欢一个不剩全部杀掉。

宇文泰的中军和右军取得胜利,左军却失利。东魏军重新赢回战争主动权,又一次发起攻击。西魏军战败,宇文泰下令借着日暮黄昏撤军。东魏军追击,独孤信和于谨所部被东魏军冲垮,甩在身后。两人收拢败兵,重新投入战斗,从后面袭击敌军。天色已黑,东魏军摸不准敌情,不敢再追击,西魏各支军队才安全退回关中。

部将封子绘劝高欢追击西魏军,一鼓作气拿下关中,“当年曹操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致使天下三分,后悔不及,大王不能重蹈曹公覆辙。”高欢点头称是,鲜卑军官们不想继续打下去。他们从战术上考虑:“如今春季,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谋士陈元康力主追击,“两雄相斗,已经好几年了,我们有幸取得大胜,这是大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高欢仍有疑惑:“如果遇伏兵怎么办?”陈元康道:“大王上次沙苑兵败,敌人尚且没有伏兵,何况敌人惨败,疲于奔命,能有什么深谋远虑?今若弃而不追,必为后患。”高欢没有同意,东魏统一北方的最后机会失掉了。

高仲密叛逃引发的东西魏第四次大会战-邙山之战,东魏军大获全胜。邙山会战的胜利坚定高欢肃贪决心,组织起廉政小组,高澄拜大将军,崔暹接任御史中尉,宋游道任尚书左丞。高澄兴高采烈地说:“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高澄赋予崔暹极大的权力,来制裁鲜卑勋贵的贪赃枉法行为。

廉政风暴席卷邺城,掌权的四贵“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首当其冲,四人仗着是高欢的老朋友、老战友贪婪骄横,非法专恣。高澄狠狠刹了刹他们的威风。孙腾态度不够恭敬,高澄派人拉下座位,用刀环击打。高欢二公子高洋尊称高隆之“叔父”被高澄当场责骂。高欢听到老朋友、老战友的诉苦后叹息道:“儿子大啦不中管,诸公该避就避一下吧。”高欢的话清楚表明支持态度。

司马子如、孙腾、高隆之、侯景、元羡等重臣无不受到崔暹和宋游道的弹劾。元羡、元坦、尔朱浑元等人免官,司马子如下狱,其他大小官员撤职的撤职,砍头的砍头,邺城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司马子如狱中一夜白了头,最后高欢出面讲情,才逃脱牢狱之灾。高氏父子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玩满朝大臣于股掌。肃贪一方面整顿朝纲、赢得民心,一方面打击勋功集团、强化高氏家族权威。高澄做得不错。可高澄“志在峻法,急于御下”,得罪太多的人。拥兵十万,专制河南的地方军阀侯景向司马子如扬言道:“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我没法子和这种人共事。高欢死后侯景果然造反,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澄逼反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