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生皇帝刘义隆(第3/5页)

刘义隆闻报大怒,将到彦之、王仲德逮捕入狱,竺灵秀就地正法,催促檀道济火速救援滑台。

安颉率领的西线魏军正猛攻滑台,檀道济由清水救援,遭到叔孙建、长孙道生大队魏骑的阻击。檀道济奋勇出击,大破魏军,转战至高梁亭,斩杀魏将悉烦库结,乘胜进至济水。

檀道济前后与魏军三十多战,宋军多次获得胜利,一直打到济南。叔孙建派出轻骑袭击宋军,烧毁宋军粮草,切断粮道。宋军缺乏粮食,难以继续前进。

滑台守将朱修之坚守孤城数月,粮食吃光了,士兵们用烟熏出老鼠烤熟吃。伐夏大获全胜的拓跋焘不断派出军队增援安颉的魏军。滑台陷落,朱修之及一万余名士卒被俘。

滑台失守、粮草断绝将檀道济逼上绝路,只得下令撤军。危难之中,士卒叛逃,把宋军粮尽的消息报告魏军,叔孙建集合大军南下追击。

面对遍布原野的鲜卑骑兵,饥饿困顿的宋军军心涣散,人人自危,恐惧、绝望到了崩溃的边缘。檀道济不慌不忙,下令安营扎寨。

夜幕降临,宋军营内灯火通明,粮官们手持竹筹唱着计数,正在清点存粮。士兵们一斗一斗地量着谷米,一袋袋雪白的大米堆满营帐,在灯火映照下闪着清亮的光泽。

天刚破晓,魏军侦骑将宋军粮草充足的消息迅速向主将报告,孙叔建一听,以为前来告密的宋兵诈降,把降兵杀掉。其实,魏军上下都被檀道济欺骗,那一袋袋白米全是一斗斗的沙子,只不过用军中仅剩下的一点谷米覆在上面而已。

仰仗人多势众,叔孙建指挥魏军将宋军营寨团团包围。檀道济下令将士们披上铠甲,全副武装,自己身着白衣,乘坐轻车,缓缓出营,大模大样沿大路向南转进。魏军数以万计的铁甲骑兵远远观望,见宋军如此从容不迫,主将洋洋得意,一副诱敌进攻的姿态。叔孙建等魏将目瞪口呆,以为有埋伏,下令后退,魏军竟无一人一骑追赶。檀道济凭借智谋与镇定保全濒临崩溃的宋军,安全回师。“唱筹量沙”于是成为军事史中一段传奇。

檀道济的勇敢与镇定是在千军万马中历练出来的,少年时代跟随刘裕建义京口,南征北战,北伐关中之役更是冲锋在前。辅臣们发动政变的前一天晚上,谢晦和檀道济睡在一处,谢晦紧张兴奋得一夜不能合眼,檀道济倒头便睡,十分酣畅。

檀道济的卓著战功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手下的将领身经百战,儿子们又有才气,朝廷很是忌惮。刘义隆身体不好,时常有病,唯恐死后继承人控制不住这位威名远扬的北府名将,每次病危都想除掉他。

毕竟檀道济能征善战,出兵打仗离不开,每当刘义隆病势一轻便把他放过。元嘉十三年,刘义隆再次病重,当政的刘义康矫诏将檀道济召入南京杀害。檀道济被捕时,怒不可遏,目光如炬,摘下头巾狠狠地摔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吃尽他苦头的魏国将领们弹冠相庆,喜滋滋地道:“道济死,吴子辈不足以害怕了。”

肆 统一下的危局

匈奴夏国灭亡,北伐宋军战败,拓跋焘掉转兵锋,指向辽东。

慕容后燕的政权从有过恋尸经历的君主慕容熙手里,转移到冯家,史称北燕。北燕王族内乱不止,国势日衰。公元432年(刘宋元嘉九年)六月,拓跋焘亲率大军经濡水(今滦河)向龙城(今辽宁朝阳)进发,攻取辽东大片土地。冯弘固守都城,龙城是慕容燕国的故都,城池坚固,魏军未能攻克。拓跋焘锲而不舍,持续四年向北燕用兵,终于打下龙城,冯弘逃到高句丽后被杀。

高句丽是辽东原住民,它的创始人高朱蒙是吉林人。高句丽有过入主中原的雄心,与慕容鲜卑争霸辽东惨败后一度衰落。历代高句丽王意识到西进无望,便积极向南拓地,进入朝鲜大同江一带。拓跋焘攻陷统万城那一年,高句丽王高链把都城从长白山区的丸都(今吉林集安)向南迁到平壤,与南方的百济、新罗争夺朝鲜霸权去了。故而拓跋焘未向高句丽用兵。

北燕灭亡,北方割据政权只剩下偏居凉州的卢水胡匈奴人的北凉国。国王沮渠蒙逊以狐狸般的灵敏感受到危险临近,明智地举国投降,北方和平统一,凉州七郡及西域三十余国名义上归附北魏。

人难逃一死,耄耋之年的沮渠蒙逊终于抛弃经营了三十余年的美丽的凉州土地,归天了!他必定死不瞑目,因为儿子们都是庸才。资质相对突出的沮渠牧犍登上王位不久,北魏帝国的铁骑趟过凉州丰茂的水草地攻入姑臧(今甘肃武威),沮渠牧犍面缚请降。十六国最后一个国家灭亡,北中国历时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北方一统并未给魏国带来安宁,赵王石虎、秦王苻坚曾经面临的、被战争掩盖的民族矛盾浮出水面。

北魏从开国皇帝拓跋珪开始,奉行与汉人豪强合作的政策,开始是代北一带的汉人,进而包括整个中原地区的汉人。拓跋珪末年,鲜卑贵族与汉人豪强矛盾加剧,北魏政府强行迁徙中原一带的汉族豪强及附属农民到平城定居,引起各地汉人的武装反抗。

鲜卑贵族也试图更换皇帝,拓跋珪被迫实行白色恐怖,对拓跋贵族实力派进行无情打击,最终众叛亲离,被逆子所弑。明元帝拓跋嗣登基后,向鲜卑贵族让步,推行君主制下的诸部大人议政制,包括汉人崔宏在内八人组成八公团共听朝政,奴隶社会部落民主制重新抬头。

一个没有文治的国家,它的统治不会长久,这就是孔子被历代王朝尊为圣人的原因。

为强化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太武帝拓跋焘有意进行汉化,加强皇权。借助一场场军事胜利带来的威望,公元429年(元嘉六年),北魏政府推行机构体制改革,设置左右仆射、诸曹尚书等官职,正式恢复魏晋时代的中央行政制度。文化上兴复儒教,一改两朝对汉人豪门强迁政策,下诏礼聘。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慢慢消除了汉人豪强的敌意。崔浩进位司徒,位列三公,范阳卢玄、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汉人贤俊人才纷纷进入北魏朝廷。中书省、门下省汉官充盈,文士们济济一堂,出现自西晋亡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北魏国著名的大臣高允兴奋地憧憬未来说:“千载一时,始于今日!”

集权政治,朝廷官员举足轻重。中国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反贪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官员最清廉,它就最强盛。高度发达的文化和法制建设是确保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