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赵家要卖地(第2/2页)

如果继续跌,到时他这些花高价买来的粮食,原来能价值上万贯,可能就连五千贯都值不了。

这些粮食是赵员外的全部,是他用自己的庄子、田地、商铺、积蓄抵押拆借来的,还借了三千贯的高利贷。

一旦这些粮食不值钱了,赵员外也就一无所有了。

“这么多粮食,我买不起。”张超很不客气的拒绝了。

“我可以比市价便宜些卖给你。”

张超依然摇头,这么多粮食买过来,他得用到猴年马月。

现在又不是什么灾年荒年,要是灾年荒年,张超还真不介意买下来。如今粮食是不断下跌,这时囤粮,太傻了。

而且,张超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的。

赵员外低头叹气。

“三郎,田庄你要不?”

赵员外突然问道,让张超十分意外。土地就是命根,谁愿意卖田地?

“现在我天天被逼债,走投无路了,也顾不得先人的教训了。我现在只要把那笔驴打滚先还清,要不然利滚利,我就真的完了。”

利滚利越往后滚越厉害,那是完全没有上限的。就跟滚雪球似的,初始还不显眼,可越滚越大。若是赵员外能够提前还清,说不定还能减免点利钱,可若是到期还不了,那就真的完了,会被滚雪球滚死,永远也还不清债了。

现在赵员外只有两条路,一是把粮行里的粮食降价出手,以期早点清亏回收些资金还贷,可粮食想清仓也难,他只能比市价低些,不可能真的跳水价出售。为了回笼资金还贷,他只能再采用另一条办法,卖田了。

“我南塬赵庄那有几百亩地,都是祖辈世代传下来的,全是平坡好地。”

“有多少亩。”张超来了兴趣。

土地的收益虽然不高,但却是最稳定的,这东西不会跟做生意一样大起大落,也不用担心突然失火走水之类的意外,更不用担心市场行情,拥有极大的保值空间。

况且,开国之初的土地价格是明显偏低的,现在买入,那才是真正的抄底。

“我可以出手八百亩,但我要每亩十贯钱的价格,得立马付现。”赵员外也是迫不得已了。

“赵员外,南塬的坡地可值不了这个价,渭水边中的水浇地才值七贯一亩,那还是能种水稻的田。”张超虽不是趁火打劫的人,可也不愿意做冤大头。

“那你说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