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张家镇(第2/2页)

这倒是麻烦了,没有纸没有墨,抢到再多的印书单子也没有用啊。这可不像是雕版,自己多培养一些工人,反正也能刻的出来。可没有纸,没有墨,拿什么印书?

不能看着那么多的订单压在那里啊,都是钱啊,都是名啊。

张超还打算要办一坐长安半月谈呢,都在筹划之中了,你现在跟我说缺纸少墨,印刷不了,这不是坑爹吗?

必须解决。

“小郑管事,你看看有没有办法我们直接收购几家造纸坊和制墨坊,收购过来后,我们再多招募一些人,扩大生产规模?”

“回三郎,能开造纸坊和制墨坊的,都不是普通商人,多是些大家族的产业。他们是不会轻易把这些产业出售的,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如果能用钱解释的事情,对张三来说都不是事。可如果钱都解决不了,那就有些麻烦了。他还是有些习惯用后世的思维来思考,却忽略了这里是大唐啊。

你愿意出高价收购,可人家不愿意卖,这有什么办法。

“那我们自己请匠人来建造纸坊和制墨坊呢?”

张超知道,在南北朝时,造纸术是有了根本性的发展的,有了大量的造纸作坊出现,也使唤得纸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让纸真正的成为了文字的载体,取代了简、帛。而制墨也是一样,到了此时,成为了比较成熟的产业。

“三郎,要想从那些作坊里挖出造纸和制墨的匠人,比直接买他们的作坊还要难的。特别是那些懂得关键技术的匠人,许多往往都是那些家族里的奴仆部曲,想挖都是挖不到的。”

造纸和制墨虽然如今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但每个掌握着这种产业的家族,都是严守秘密。想靠挖人来另起炉灶,比直接收购别人的作坊更难。

该死的封建思想,太保守了,怪不得社会难以进步,就是这些人妨碍了啊。

手里拿着钱,居然收购不到作坊,也挖不到技术人才,这让张超很火大,还不如后世付专利费呢。

“实在不行,那我们自己建作坊,自己培养工匠。”

“可是我们没有那技术啊!”

张超冷笑几声,“不就是造纸和制墨嘛,算不得什么高深的本事,我就会!”

小郑管事望着张超,一脸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