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2/2页)

张超一道奏折,呈上铁证,弹劾庐江王。

在朝中引发一阵风暴,谁都没料到,张超这个年轻人,居然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被免官的御史中丞说话,更料不到他直接弹劾庐江王。

庐江王可是幽州大都督,朝廷都在议论要升他为河北道大都督,可现在张超却直接弹劾他,而且句句用词严厉,恨不得要朝廷砍了他。

不出半点意外,有人说张超多管闲事,他又不是御史台的官。

毕竟御史台的言官们弹劾,那是本职。就算弹不倒,也不会有事。

而张超这样的翰林学士,跑来弹劾一个郡王可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不是言官,如果弹不倒,那就得承担后果。

许多人本以为皇帝和太子会出面维护庐江王,毕竟上次皇帝就罢免了孙伏伽,也没有问罪庐江王。

可这回,太子没有半点动静,皇帝也并没有立即斥责张超。

当天,多道奏折上书,请求罢免庐江王之职,召他回京审理此案。

越来越多的官员上奏,无数奏章弹劾。而在长安坊间,也开始流传庐江王李瑗如何杀商人夺其妻为妾的故事。

太极宫。

李建成三兄弟都在。

李渊眉头紧皱,“庐江王之事你们怎么看待的,大郎,你先说!”

“禀父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应秉公办理。儿臣认为,当立即免去庐江王官职,调其回京,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抽调官吏,组成调查组审理此案,查明真相。”

“若是事实就如孙伏伽张文远所奏称的那样呢?”

“依法处置!”

李渊对于太子的这番态度,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

“二郎,你的看法呢?”

“父皇,此事在朝野已经议论纷纷,影响极坏。必须严加审理,然后公正处治。”

“那就立即传旨召回李瑗,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李渊无奈叹息。

“陛下,孙伏伽如何处理?”李世民问。

李渊哼了一声,“孙伏伽不是向张文远投了行卷,想考科举吗?那就让他去考好了!隔十几年,也许他还能再中一回进士。”

“对了,给张超赐金瓶银瓶各一对,再赐三百匹蜀锦!”虽然有些不满张超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李渊还是得给些赏赐,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太子,回头让张文远多用心编书修史,教授小学子弟。”

“是,陛下。”李建成领命。

出了宫,李世民回到学士府,把皇帝的处置结果说了。

“没想到这次太子居然如此轻易的放弃了庐江王,如此一来我们倒是失去一个绝好的机会了。”长孙无忌有些遗憾的叹气。

“倒也无所谓,这次庐江王就算不削爵也得被免官了,我们算是成功断了太子一臂。”房玄龄笑着道。

长孙无忌哼着道,“这么说,我们还得感谢那个张三了?”

“张三做了件好事嘛。”房玄龄道。

“哼,我看是这张三太蠢,都没有搞清楚庐江王是谁的人就乱捅刀,这个蠢货!”

李世民没接这话,只是叹气道,“可惜了孙伏伽了,暂时无法起复了。”

孙伏伽本来都已经是御史中丞了,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官职,再上一步就是御史台的主官御史大夫了。御史台里有这样一个自己人,对秦王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上次弹劾庐江王失了手,被皇帝给免了职。今天他亲自出面替孙伏伽说话,皇帝都没肯起复他。

李建成这回失了一个庐江王,而他秦王府也失了一个御史中丞孙伏伽,杀人一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