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第2/2页)

“殿下,这事可靠吗?会不会是东宫放的烟雾?”

“不会,你放心,这事情是杜淹亲自掌握的消息,他现在去接头去了,消息绝对是可靠的。”

原来是杜淹啊。

杜淹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还是杜如晦的叔父,大儒王通的亲传弟子。

杜家是京畿名门,与韦氏并称韦杜。

早年,杜淹的父亲是隋朝的河内太守。年少时杜淹就非常聪明,还拜在河东大儒王通的门下。不过这人有些聪明过头,喜欢走歪门斜道。

他曾经跟好友韦嗣福说,皇帝喜欢用隐士,咱们也去终南山当个隐士吧。结果后来隋文帝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直接把这两个搞歪门斜道的家伙流放到了江南。

后来凭着家世,又回到了长安,还慢慢的一路做到了隋朝御史中丞的要职。

隋末天下大乱,杜淹在洛阳当了王世充的官,还非常受重用,做上了吏部尚书。因为家族内部的一些纷争,杜淹跟侄子杜如晦兄弟几个关系不好。便在王世充面前说杜如晦两个兄弟的坏话,导致了一个被杀,另一个被关押也差点饿死。

后来王世充降,杜淹归唐,本来杜如晦也想杀了这个族叔的,还是他的兄弟杜楚客以德报怨替他求情。

杜淹到了唐朝后,一开始是准备去投太子东宫的。结果杜如晦听说之后,就向李世民建议把杜淹请到天策府来,授他一个官职。

理由是杜淹这个人,满肚子的坏子,最擅长阴谋诡计。若让他去了东宫,肯定是个麻烦,不如把他留在天策府。

李世民采纳了这个建议,抢先一步把杜淹拉进了自己的府邸。杜淹也不愧他的名声,在秦王府干的就是脏活,他专门负责的就是卧底间谍刺客这些。

什么收买人、安插间谍眼线,什么贿赂、刺杀什么的,都是他负责。

现在杜淹是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还是翰林院学士。

杜淹搞回来的情报,很可能是真的。

历史上好像也确实发生过杨文干谋反之事,但是他记得这件事情最后虽然闹的很大,但太子可没有因此被废,李世民也没有因此上位。这说明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的简单,不管过程是什么,反正结果不会如李世民他们乐观期待的那样。

“殿下,我觉得不必对此事抱太大期望,还不如专注我们自己的计划!”

李世民惊讶,然后摇头。

“不,三郎,你也许不明白这三千副铠甲的重要性,这不是三千副铠甲,这是确切的谋反证据。只要事情一捅出来,太子肯定要被废,他居然敢暗中谋反,陛下这次绝不会再护着太子的。三郎,这是我们的机会,直接借此事扳倒太子,我们不再需要玄武门之变了,不用那么冒险,扳倒太子,我就是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