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2/2页)

盐户产盐,官府收盐。

然后盐商也得先取得经营盐业的资格,才能在官府手里买盐,商运、商销。买盐的时候,直接就得在盐上加征盐税。

这套盐务新政,都是李超上的折子,为朝廷开源的办法之一。

现在盐税还不高,一斗盐加价十文。如今的粮价还比较高,盐价原本和米价相当,都是斗米百文左右,一斗盐加税十文,相当于提价一成。但是整个盐业的各个渠道,都加强了管控。

朝廷还向盐户、盐商征收经营的商税,这里面又是一笔钱。朝廷因此多收了税收,但盐户、盐商也是把这些钱部份转移到盐价上面,盐价实际上是从斗盐一百文涨到了一百二十文,涨了两成。

盐开始受到管控,盐池自然也就是项官府手里的优质资源。

盐户到官府交钱取到采盐资格后,可是还得先交承包费才能拿到盐池的经营权的。

灵州就有盐池,盐州的盐池更多,把这些盐池拍卖承包,官府立即就能拿到不少的钱的。就算拍卖承包需要时间,那也还可以直接向李记钱庄借贷的,李记钱庄已经把钱庄开到了灵州,各县、城里都有了分号。李记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借钱给官府。

官府掌握着那么多资源,怎么可能缺钱?

李超是没有时间,他现在的重心是要趁机去夺取后套平原,夺取河南地,要不然,有他在灵州,一个唐渠根本算不得什么。平原上挖一条大沟而已,又不是在高山峻岭上修一条蜿蜒的长城。

这一刻,褚遂良觉得很惭愧,他以前对李超很不服气,认为李超名不副实。就算如今到了灵州,放下了姿态,心里也依然还是有一丝骄傲的。

可是着自己想了几天,都想不出结果的难题,在李超这里,三言两语轻飘飘的就给解决了。甚至,他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极好的解决方法,那么的轻松简单。

这,就是差距。

李超不仅会站队,不仅会拍打打仗,他对于庶务也是一样的精通。

“多谢大帅指点!”褚遂良十分诚恳的对着李超拱手感谢。

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