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长城(第2/2页)

“文远,有人向朕提议重修长城,说只要守住长城就好了,长城以北不要管他。”

李超冷笑。

“陛下,长城确实有其作用,但长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长城最大的作用,是用以抵御小股北方胡虏的南下抢劫,防止游牧民族的骚扰。尤其是在以前,修长城的王朝,北方的边境其实与现在相差很大,他们在北方边境上修长城,并不完全是用来防御的,而更是一种积极的开拓。把长城修到胡人的活动区域,挤压他们的活动区,把他们赶到更北的地方去。而有了长城,朝廷可以在北方边境长城内开垦种植,开拓稳固新的地盘。”

“但是,陛下你现在看看我们的北方形势。河西一段,长城外很大的地方早就是河西道的控制区,关中段。关中长城北面,那么广阔的地方,如今是大唐的朔方道。再说河东道,河东道长城的北方,刚被李靖和李绩将军收复云朔蔚诸州,也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控制区。”

“陛下,那些说只守长城的大臣,难道意思是要朝廷现在把辛苦打下来的朔方、代北以及河西走廊西端给放弃?”

李超对那些喊着修长城的人,很不屑。

“原来的长城一线,早就不是边界了。我们费力去修长城有什么意义吗?如果没意义,那劳民伤财修他做什么?”

“陛下,秦汉都曾修长城,隋也曾修长城,但我大唐不须修长城!”

李世民也是这种想法。

“朕想收复河套,前套后套都收复,将阴山以南都给收复。就如你的那首诗里写的一样,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世民原本还想着,在阴山一线修一道新的长城,燕山、阴山、贺兰山连起来,形成大唐新的北方屏护。但李超却说大唐不需要修长城,李超明显比他的想法更大。

“如果陛下真不想再等几年,想现在就加入到北方的争夺之中,臣不反对。不过我们不急着下场,可以先联络薛延陀的夷男,西突厥的统叶护,还有东突厥的郁射设和突利。陛下可以来个二桃杀三士,册封统叶护为突厥大可汗,册封夷男为漠北薛延陀汗国可汗,册封突利为东突厥大汗,册封郁射设为东突厥小可汗,让他们一起讨伐颉利可汗。”

“让他们先上,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再上!”李超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