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南海领主(第2/2页)

历史上,到了唐朝中期起,这条商路就无比的繁华了,甚至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也过来,在广州、泉州等地贸易,甚至在东南亚的岛上,建立了繁华的转口贸易。

“张先生打算借多少兵?”李超问。

张仲坚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珍珠岛离中原实在太遥远了,不说到广州,哪怕就是到达交州的日南,也足有七千里啊。这么远的距离,向朝廷借兵,实在艰难。借少了,不管用,多了,朝廷肯定不会借。

可面对强大的真腊,他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

“张先生,其实我有一个建议给你。”

“李相请说。”

“说句实在话,从中原借兵去西蛮海,那太不现实。不如这样,你治好了太子的腿,陛下酬谢你,就封你一个爵位,授封你为那七十二岛的领主。那片岛呢,从此就成了大唐的一片属地,你成为封侯。”

张仲坚安静的听着。

李超的意思当然不是为了图张仲坚的地盘,对朝廷来说那又不值钱。只不过如此一来,这地就是大唐的了,张仲坚成了朝廷的一个诸侯,镇守封疆。朝廷可以向真腊递交国书,不让他们去打珍珠岛。

同时呢,李超让朝廷给张仲坚一道旨意,允许他到中原沿海招募船主、水手、雇佣兵去珍珠岛,朝廷也可以向他出售一些武器。

这样做,朝廷当然也得有好处,不可能感谢张仲坚治好太子腿,就下这么大本。那块领地名义上是大唐的,因此张仲坚这个诸侯,每年得向朝廷纳一定的税。

而纳税多少其实也不是很重要,李超最看重的还是这条海上商路。他本来就已经打算在东南沿海投资发展海贸,甚至准备到安南去建港口这些。现在在泰国湾保住这个商站,那么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当然会大有帮助。

朝廷只需要在安南和泰国湾珍珠岛之间的林邑沿海,再弄几个商站港口,那么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海上贸易线就形成了。

以后不管是贸易也好,抓奴隶也罢,甚至是抢劫、殖民,都有了立足之地啊。

这是长远的布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张仲坚是颗不错的棋子,该当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