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大索貌阅(第2/2页)

在后世,人大和政协名义上也应当是在国务院之上的。

说白了,中书和门下是负责研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这些的,而尚书省呢,只负责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好了。

中书门下相当于头脑,尚书省现在只相当于手足。

手足听头脑的,这是正常的。

但决策虽然重要,可执行也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决策,可没有出色的执行,那就是空想。

李世民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做决策审核的负责人,又选出了虽然年轻,可办事能力一等一的李超来做这个执行的负责人。

“文远,明天,就是贞观二年的正旦了。新的一年又将开始,这也是朕登基的第三年。你告诉朕,明年,朝廷要做哪些事情,当务之急是哪些?”

明年要做什么?

这是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复杂的问题。

国家那么大,千事万事,以哪件为首?

“全面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全国范围内授田均地,征选府兵。同时,把中原密集狭乡的贫困人口,迁往边疆宽乡屯垦实边。”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答应出任朝廷新中枢尚书令的李超,并没有说什么明年应当先改革变法这些,没说要改兵制,改税法,改田制,改科举制等,说的却只是全面推行均田制。

这话确实让李世民意外,甚至有点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超的三把火呢。

“陛下,大唐国政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国家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府兵制,然后才有了现在朝廷的一切。均田制,能够加强社会稳定,让百姓安心耕种。以均田制为基础,朝廷继续推行府兵制,各地设立军府,征选府兵,朝廷的安全才能更稳。”

社会不稳,说其它的都是虚的。

当然,均田制真正要全面推行,其实也不容易的。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涉及到天下的户籍人口数量,涉及到土地兼并等问题。

这还会涉及到新的两税法的问题,虽然租庸调制才是朝廷根本税制,但如今已经确定了两税法是辅助税法,两者相辅相成的。

“你上任之后,准备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世民问。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用白话解释,就是全面人口普查。

不管要搞改革也好,不搞改革也罢,李超要当大唐的家,负责尚书省,那就得先对这个家底有个足够的了解。不仅是朝廷的国库钱粮,财政赤字这些,还有最基本的就是天下的人口数量,纳税的丁口数量,天下的土地田亩数量等。

这些,都是朝廷一切治国策略的根基,连这几个基本的数据都摸不清,那么做出来的治国方针策略上,也就都是不切实际的。

李超可是大数据时代穿越来的人,深知这些大数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