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第2/2页)

这是更牛逼的借鸡生蛋,钱生钱。

固定的一套面额,面额有多有少,最大一百文,这都是为了流通方便。李记发行宝钞流通,李记的各家产业收回,最后再流回钱庄。这一过程,有李记做担保,不用担心信用问题。

李超的野心还是很大的,李记钱庄,将来要成为大唐的美联储,成为大唐的英格兰银行。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宝钞能够得到大量流通,那么李记的其它产业,就有了一台造血机。

“这是一百万,也是大家的年终特别奖,现在分发。大家拿到手后,会发现这些不是普通庄票,没错,这是我们钱庄发行的宝钞,和庄票类似,但使用会更方便。有固定面额,无需先到钱庄兑现,就能在李记名下任何一家产业使用,和真金白银一样的好用,面额一文就当一文铜钱,绝无贬值打折。李记名下各大产业,都会优先收取宝钞。”

“你们也可以把宝钞存到钱庄,或者兑换为铜钱或者金银币,兑换不收手续费!”

按着名单,李记的伙计给这些管事们发钱。

因为钱面额较少,一捆才一百贯钱,因此基本上每个管事都发了好几捆,拿着手里沉甸甸的,甚至还散发着油墨的香味。

抽出一张仔细观看,会发现这宝钞比起庄票要少些,也更精致,色泽更艳丽。上面有许多花纹,纸张也比较特别,明显拥有极高的防伪手段。

一百文钱,一张纸。

在座的管事也正式得到李超的通知,今后李记所有的产业,不论是做哪行的,都不能拒收李记发行的宝钞,还得优先收取宝钞,不打折扣。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宝钞,马周问李超,“李记印了多少宝钞?”

“目前印了五百万,但印钞厂还在日夜不停的印刷。我计划三年内印刷五千万贯!”

马周目瞪口呆。

“五千万贯宝钞?李记用的了这么多吗?”

李超笑笑,他可没打算真的只让宝钞在内部流通,“我打算把宝钞推广出去,最终让大唐所有的商家都接受宝钞,甚至有朝一日,朝廷收税也收宝钞。”

“这不可能!”马周觉得很荒谬,朝廷收税一般收实物,要么就是真金白银,怎么可能收李记发行的宝钞呢。

“相信我,早晚有一天,宝钞会流通天下。”

李超很自信。

马周却不相信,就算真有那一天,也肯定不是李记钱庄发行的宝钞流通天下,肯定是朝廷发行的宝钞流通天下。要不然,这天下不乱套了,李记印钞厂开动,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怎么得了。

“你是过于担忧了,李记不可能这样做,那样做,李记钱庄最后肯定倒闭。就好比我们吸收了百姓的存款,但却也不会全拿去放贷,这里面得有个平衡,我们做事,不可能自己砸自己招牌。相反,若是朝廷自己开钱庄自己印宝钞,还真可能没有准备金的无限超发,导致最终宝钞一钱不值。”

“因此啊,这宝钞发行,还真只能由民间资本的私人钱庄来发行。”

马周觉得真是太荒谬了,朝廷难道还不如私人靠谱?

“郎君,户部戴尚书来了,要见您。”管家禀报。

李超对着马周笑道,“我跟你打个赌,戴胄肯定是来找我借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