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第2/2页)

李超笑笑。

“天下皆知李家对于家里做事的人确实比较优厚,李记的管事们也确实多有马车,这次李家也确实拿了一百万贯做特别奖下发。但戴公不要搞混了一个事实,这些,其实都是经营的成本。”

“经营成本?”

“对啊,经营成本,这些都只是李记经营的一种方式而已,优厚的待遇条件,才能更好的招揽人才,才能更好的激励他们的做事热情。就好比,你去粮铺里买米,一斗粮卖二十文。并不是说,粮铺一斗米就赚了二十文钱,这二十文钱里还是有经营成本在里面的。”

“店铺租金、店员伙计的工钱、还有向朝廷交纳的税收,以及这大米收购时的本钱,甚至还有路上运输的成本,以及仓储的成本等等,这些成本可不低。甚至店家还提承担着诸如粮价波动带来的损失风险等。”

“我李家的管事、工人们确实待遇较好,我也确实拿出百万贯来做奖金,但这些都要算在经营的成本里面的。李家家大业大不错,可摊子也大,李家总共拥有八千余家的产业商铺工坊等,总共拥有员工三十余万,一年赚的钱不少,但光是人工的工钱开支就极大,再加上店铺工坊的扩张,原材料的进货准备,以及商品的积压,我们每年还要拿出大把的资金来进行技术革新……”

“戴公,我给你透个底吧。其实李家这些产业一年下来,确实赚了不少钱,但都只是存在于账面之上,并没有什么现金。赚来的钱,其实都变成了原材料、仓库里的商品,还有各家产业的继续扩张投入,钱都又投进去了,别看我给管事们发了一百万贯奖金,可实际上我李超今年一文钱也没有往家里收,钱都又投进去再扩大生产了。”

戴胄半信半疑。

“赵国公,那李记钱庄再给朝廷借五百万贯。”想了想,戴胄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