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涨薪十倍(第2/2页)

因为李世民已经决定,以后不抑兼并。也不再均田,朝廷已经不再推行租庸调制,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均田。

“陛下,这个新的官俸制度,会不会订的太高了。”

李世民捏着下巴,“如果仅仅是与过去的俸禄做比较,自然是很高,甚至高出十倍都有了。但实际上,朝廷也削减了不少官员的收益,比如仆役没了,要自己雇佣。比如职田没有了,以后也少了一大块收入。此类还不少,算起来,依然还是有涨,但没那么夸张而已。”

“朕以为,官俸涨是应当的。过去朝廷没钱,官员俸禄自然也低一些,现在朝廷有钱了,自然官俸也要高些。当然,官俸高了,朕对于官员贪腐的容忍度也降低了,他们不能一面拿着朝廷的高薪,一面还四处下手贪污。”

房玄龄笑着道,“陛下好魄力,臣原本一年俸钱八十余贯,现在一年正俸一千,加俸三千六,加起来就四千六百贯了,还不算其它呢。”

李世民也笑了,“其它的收益可就不多了,你是实封领主爵位,朝廷是不给俸的,得靠你经营领地抽税。”

杜如晦道,“如今一个七品县令一年都有三百多贯的俸钱,这个新俸制一出,相信天下百姓都会称赞有加。”

“这是应当的,这次不但要给官员加俸,吏员也要加薪。”

“北衙禁军将士们也得加些薪。”房玄龄提醒,几万常备军呢,得照顾好他们的感受。

“这是应当的,朕不但要给北衙将士加薪,就连南衙的府兵,以后他们上番、戍边以及到军府轮训、值守,朝廷也会给他们发津贴,并负责他们的口粮。”

“陛下,这可是好大一笔开支。”

“开支大也得发。”李世民坚定的道,“朝廷税收,取之于民,就得用之于民。税赋征上来用于何处?当然是国防军备开支、宫廷皇室开支,以及官吏俸禄开支,还有就是修建基础设施,比如修路铺桥、修堤筑坝,维修水利,防灾救灾等等,百姓交了税,我们就有义务用好这每一分钱。”

“陛下说的有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了,给官员胥吏加俸,给将军士兵加薪,这些已经讨论过了,接下来,我们讨论讨论下关于太子所说的天下粮食统购的这个事情吧。”

承乾提出的粮食统购,就是朝廷根据历年粮价,定出一个合理公平的粮食收购价,然后给天下各道、州县下达一个粮食收购任务,按这个统购价向当地百姓征收粮食。

承乾在奏章里特别加了一句,这个收购任务,最好是别超过当地粮食产量的一半。朝廷统购三到五成,剩下的由农民和粮商以市场价买卖。这样做,既保证了朝廷的粮食需求,也不会影响到粮食市场。

李世民摇着头笑道,“朕敢保证,这一定又是李超跟太子提出来的。”

房玄龄倒是有些赞叹的道,“粮食不仅仅是种商品,太子的这个统购提议,臣倒觉得非常不错。成立粮食署,统购粮食,然后合理的仓储这些粮食,制订好战争、救灾特别时期的开仓应急预案,确实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