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趁虚而入(第2/2页)

石见银山。

现在那块地方被划为五畿七道的山阴道,隶属于石州石见国。山阴道有八国,石见国则有安浓、迩摩、那贺、邑知、鹿足、美浓六郡。

石见银山现在还只是很零星的开采,并没有大规模开采,可以说这是当地的倭人没有发现这里的储量。

但张超知道啊,在明朝的时候,石见银山可是达到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银产量,相当惊人的。

倭人不知道没关系,他知道就行了。

还有别子铜山,在四国岛,属于南海道,归属于伊予国。

这座铜山要到一千年后才会被发现,而他的铜储量却是相当的惊人,六十五万吨铜储量。

这座铜矿开采了近三百年,占据江户幕府当时全国三分之一的铜开采量。

十三亿斤铜储量。

在中国明清时期,每年向日本进口的铜就高居百万斤之巨,这还没算日本向荷兰等国出售的铜,他们的铜最高时一年能达到几百万斤之巨。

别子铜山储量高,但在伊予大铜山还不少,甚至许多铜山都是夹金夹银的。

“趁着倭国内乱将起,我们正好混水摸鱼,以讨伐倭王无礼为由出兵,然后攻占石见银山和别子铜山,反正这两地都离海边不远,对于我们来说出兵不是什么问题,尤其是伊予的别子铜山,它处于四国岛,倭人力量不强。”

张超打的是如意算盘。

进攻倭国,一面是挖金子挖银,另一方面还能抓奴隶。

倭国别看着好像地方很小,但倭国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而且倭人也比较能生,处在岛上也算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安稳日子,人口不少。

中原对于铜、银、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张超也不用担心挖了太多黄金白银和铜,会造成中原货币过多,通货膨胀什么的。

黄金白银可是天然货币啊。

这可比烧瓷器、烧玻璃、造香水、酿酒、制糖来钱快的多。

“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张璟听了已经是热血沸腾,饥渴难耐了。

“不急,咱们先准备,凑两支舰队,准备好军械物资等。还得等朝廷和议院批准我们去征讨倭国才行。”

这么大的银山铜山摆在面前,张璟恨不得现在就去攻占石见国和伊予国。

“爹,干脆咱们偷偷组织人马,就以海贼之名行动。”

张超呵呵一笑。

“别心急,那银山铜山又不会跑。再说了,除了你爹我,别人现在也不知道那两座银山铜山啊。先正常的报告朝廷吧,相信能通过的。”

“万一通不过呢?”张璟很着急,这么大的两块肥肉都到嘴边了。

“真要通不过,再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