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强权即是公理(第2/2页)

大华的军工体系,虽然以国有为主,但现在对各地诸侯也有些放开限制,甚至是一些民间商人,也一样可以参与到军工业的上下游附属产业中来。

哪怕是大华朝廷军器监拥有的铠甲、火炮、战舰等的制造,可这些军械战船的许多原材料、零件等,也并不完全由自己生产了。现在都采用了分包策略,公开招标,谁成本更低,谁产能更快,谁质量更优,就用谁的。

在这种制度下,大华的军械,保证了核心的装备生产技术在朝廷手里,但在放开了上游材料、一些零件生产后,又大大提升了产能和效率,甚至还节约了许多成本。

尤其是现在大华开展了外贸军械销售后,大华的军工生产还是持续火爆之中,朝廷只保留最核心的那些部分,开放了许多不核心的部份外包给民间,让朝廷军工外贸利润火爆的同时,也让民间许多商人也享受着这红利。

张超向来认为,如果朝廷全部控制着军工体系的上下游,那么太过于庞大,难以管理,成本会大大增加。倒不如只控制着最核心的部份,这样既利于管理,也利于控制成本。

阿拉伯和罗马都争着想要买大华的军械,为何?

一来大华的军械确实质量好,刀枪锋利,铠甲坚固,尤其是大华的大帆船,更是他们拍马都仿造不出来的。

而在质量好的这个基础上,大华的军械还有许多优点,比如产量高,价格低。大华军工的产能和效率,那真是任何一国都无法追赶的,而在大华这种大军工体系下生产出来的军械,哪怕在大华自己眼里,贵的都不好意思了,但在罗马和阿拉伯人眼里,却太便宜了,尤其是那么大量的情况下。

物美价廉啊!

反正他们自己既无法有这样的产能,更无法把成本压到那么低,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罗马人还是阿拉伯人,都开始不约而同的放弃自己去生产,转而干脆选择向大华买。

毕竟从大华这里买,既便宜还量大,尤其是能够迅速交货装备,而且还可以先借钱买,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干嘛还要自己费力的去生产。

自己生产的军械产能又低,质量又差,成本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