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鸦片战争(第2/2页)

这种征服是残酷的,但张超和大臣们也清楚,这也是必然。大华不用这种手段,根本就无法把这些新征服之地真正纳入疆域,总不能还实行羁糜制度,那样做实际危害很大。

实行羁糜制度,然后推行汉化教育,让那些本来愚昧落后的土著打开了眼界,甚至学习到大华的先进知识和制度,那么他们早晚会起来反叛。

倒不如现在这样干脆彻底一些。

“与大食这一战,朝廷当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这一战因何而战,目标是什么。”

张超道。

程咬金张口道,“因何而战?当然是因为他们挑衅我们大华,劫掠我们的商船,拦截我们的商道,甚至还违背当初立下的协议,要向我们加税,这都是不能忍的。”

张超却摇头。

仅仅是这样,并不需要开战。

毕竟大国之间博弈是很正常的,张超要与阿拉伯开战,是因为他们触犯了大华的底限,也触及到了大华的核心利益。

大华既受到了阿拉伯想东扩的威胁,同时大华也不能丢弃中亚这个巨大的外贸市场。

现在阿拉伯占据着那么大一片地区,若是他们不再跟大华贸易,那大华外贸产能必然过剩。到时大量的外贸商家因此受损甚至破产,带来的是更多的外贸工人的失业。

现在大华确实有足够的粮食产出,可以养活大活这上亿的人口,但问题是,现在大华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古典农业自给自足模式,耕田种粮的只是一小部份人,更多的人从事的是其它各行各业,靠赚工钱生活,买粮过日子。

那些外贸行业相关的工人,一旦失业就没有了收入,就算粮店里有粮食,他们也没钱买。如果大量的工人都失业,必然要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带来动荡和不安,朝廷总不能用自己的财政来养这些人吧,哪怕朝廷真有能力给他们发点失业救济金,可也不能长久。

说到底,这就是新的社会结构下的新问题。

是贸易促使着大华要打这一战。

所以说,张超根本没有想着这一战的目的是要攻灭阿拉伯或者说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一战的目的不是攻城夺地,开疆拓土,这一战的目的,还是维持贸易,本质上就是一场鸦片战争。

打服阿拉伯,让他们继续回来,开放国门做生意,一切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