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到西安去(第2/10页)

宋美龄此时的要求很简单,作为妻子,她希望那个一生相伴的人能够平安归来。

此时南京政府正就西安事变召开紧急会议。

宋美龄很清楚,这次会议不仅决定着丈夫的生死,事实上还关系着其未来的命运和前程,她必须参加。

可是她实际上无法公开参政,尤其是涉足如此重要的会议。

当年孙中山带着大伙颠覆清朝闹革命,顺带把女权运动也掀了起来,所以才有秋瑾、沈亦云、唐群英、沈佩贞等众多女侠冒死参加革命。然而等到清帝退位,民国初成,却没她们什么事了。

在国民党党章里,竟然找不到一条有关“男女平等”的条款,倒是有这么一条:国民党员,不要女的!

一道打江山,最后却连张小板凳都不让我们坐,看了着实让人窝火。女将之中,以火暴著称的唐群英、沈佩贞当时就扑将上去,把宋教仁痛扁一顿,那种打法也颇具闺房特色:伸出手去,挠脸的挠脸,揪胡子的揪胡子,还有打嘴巴的,那动作更吓人,所谓“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

宋教仁负痛狼狈而去,但女子参政的权利终究还是没能争来。

喊喊口号容易,思想深处的那许多痼疾和成见,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除得了的。

那位要说了,宋美龄不是还管空军吗,都掌军权了,怎么能叫不参政,至少算干政吧?

其实确切一点说,参政的应该是蒋夫人,而并不是她宋美龄。

老蒋说,我要让我太太抓空军。谁敢说不行?

然而这个世界又非常现实,转眼间,由于蒋介石生死未卜,世态炎凉的一面马上就暴露出来。

众人在发现会议场上多出一个女人后,立刻群起质疑:谁把她放进来的,一个女人有什么资格参与军国大事?

大家不是不认识宋美龄,都认识,但他们心底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回荡,那就是:你还以为是老蒋在这里主持呢?

宋美龄一动不动。

我有资格,因为小女子也是一个普通国民,需要了解大政国情,所以完全可以来开会。

看到宋美龄可能面临窘境,孔祥熙赶紧上来打圆场,主持会议的老好人何应钦也帮着说话,总算没有让这位在众人眼里已经严重贬值的“委座夫人”被当场轰出去。

但是一旦站住脚,宋美龄很快就让与会诸君见识到,她这个小女子,并不是一般的小女子。

会议虽然在讨论如何解救蒋介石,可是有一种论调,始终让宋美龄觉得分外刺耳。

有人说,“委员长”就不应该轻易到西安去,可他不听劝,偏去,结果怎么样,中计上当了吧。

说这话的,有真心着急的,但更多的是冷嘲热讽和落井下石。

宋美龄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舆论滋长蔓延,即使丈夫能够活着回朝,其威望和权力也可能一落千丈。

她必须反击。

这说的叫什么话?“委员长”既为“委员长”,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作“冒险牺牲之准备”。只要是为国家筹谋大计,哪里还有什么时间顾个人安危。

保卫工作谁负责,难道都得“委员长”亲力亲为吗?那要你们这些部下和左右干什么?“委员长”这次在西安遇险,不是他的错,而是部下的错,是在座诸公的错!

寥寥几句话,却绵里藏针,句句见血,说得与会者面面相觑,并无一言回答。

宋美龄的聪明之处在于,她知道这些政客们背地里都看不起自己,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因为丈夫被困而急得六神无主,到处乱闯乱撞的女人,不足以言大事。

她要说服别人,首先就要压抑自己的个人感情,不能意气用事,所以她在会场上始终强作镇定,尽量不让任何一个人看出自己慌乱不安的一面,同时话语中尽是站在理智高度,一套又一套大道理,完全不掺杂一点儿女私情。

就算她是一个女人,能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你能不刮目相看吗?

会议的争论逐渐进入高潮:究竟是战是和。

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主张出兵。

戴季陶和陈布雷被并称为国民党内的两大“文胆”,所谓的戴季陶主义,就是此老的杰作,他还是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

在得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戴季陶气得哇哇乱叫,提出要立刻发动进攻,并强调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政府威信,不致让张学良、杨虎城这些“叛乱分子”看扁。

论私人关系,蒋戴情谊非他人可比——蒋纬国原为戴季陶在日本的私生子,是从小过继给蒋氏做养子的。他都嚷嚷要打,与会者的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主战派占了上风。

且慢,有人不同意!

宋美龄又站了起来。

她当然不能同意。现在蒋介石还在张学良手中,实际上就是人质,解救人质,怕的就是把“劫匪”给逼急了,弄不好对方是要“撕票”的。

但是宋美龄不能说:我舍不得我老公,你们这样做,我可能要守寡的。

她要提到另外一个高度。

宋美龄给戴季陶提了一个问题:现在国家危难,万一“委员长”身遭不测,请问谁有能力领导政府和国家?

戴季陶无言以对。

是啊,别看蒋介石不在,你们就一个个张牙舞爪,雄辩滔滔,似乎一个赛一个地能干,但真要让谁站起来负责这个大摊子,收拾确如外人所说的一盘散沙的局面,还真找不出一个有如此胆气的。

会场沉默了几分钟后,又重新热闹起来,这回讨论的是蒋介石到底是死是活。其中的逻辑关系为:如果死了,那就必打无疑,如果还活着,则另当别论。

有人判断,蒋介石这么长时间不露一面,也不通信息,必定是死了。

但谁也不敢肯定。

有人不想再这么猜哑谜,干脆提出:是国家存亡重要,还是蒋介石的性命重要?

国家当然要大过个人,所以还犹豫什么,打吧。

会场上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何应钦属主战派,又是会议主持者,戴季陶一语既出,他原本以为向西安开战已经板上钉钉,不会再有变更,却不料突然被人搅了局,一时也感到很是意外。

他允许宋美龄与会,本意是找机会安慰安慰家属的,哪里能料到会出现如此情景。

这叫怎么说的。

虽说何部长在家也属于绝对被领导阶级,长期持有“全国怕老婆会会长”之委任状,可公开场合他还得表示一点大男子主义。

看场面渐渐有些控制不住,他赶紧清清嗓子,提醒大家两句。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她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就知道救她老公,你们可别光听她的。

宋美龄意识到,如果她不能够提供更强有力的论据,大规模开战仍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