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军民终于被激怒了

现在,我们可以来检点一下“姚平仲劫寨”这一仗的成败得失了。这一仗,偷袭肯定是失败了,没有达到动摇金军、进而驱逐之的目的。但是,由于宋军大多是抱着决死的信念出击的,打得比较勇敢,且有夜色做掩护,所以实际损失并不大。事后清点,“所折不过千余人”,为总兵力的十分之一。而偷营时杀伤的敌军人数也与此相当,因而金军并未占到什么便宜。

此外,黎明时分,行营统辖的三军在幕天坡阻击金军,斩获千余人,本身伤亡不过百人。这样算来,宋军在歼敌数字上还算是打了小胜仗。

可是,中了人家埋伏,说起来太难听了,没有任何人敢说这不是败仗。

即使如此,客观地说,这个败也不过是小败,而且是缘于保密工作没做好。这只是个战术上的失败,跟宋金战略上的强弱对比关系不大。

但是,这一败,对宋军收复失土的信心打击却很大。天下无敌的“西兵”首次被金军打得如此狼狈,对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还有就是,主战一派自种师道大军开到,就在朝中占了上风,投降派虽然无可奈何,但都憋足了劲儿要等着看笑话。这一败恰恰给了人家口实,今后的舆论将极不利于反攻复土。

将门之子姚平仲首战小有失利,为什么就只身从战场上跑掉了?因为他深知:这一败,祸闯大了!

首先主战派领袖种大将军,就决饶不了他。种师道抗战有决心,但却是个稳健派。他主张二月初六发动,小姚居然连五天都等不了,不听节制擅自出击,把抗金的大好形势给断送了,老将军一怒之下,不宰了他才怪!

所以,后世有人说:小姚的逃跑,怕的就是种师道要按军法砍他的脑袋。

他之所以跑得那样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深谙“愤青皇帝”钦宗的行为方式:打胜了什么都好,如果打败了,就会绑了带兵将领,送给金人作为求和的筹码。

这位乳臭未干的皇帝,愤怒得快,屈服得也快,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小姚一跑了之,麻烦就推给了主战的种、李二人来承担。

宋军偷袭失败之后,种师道认为事情还有可为,当天就上奏钦宗:“今日虽败,明晚再袭,出其不意,金兵定然难防!”

李纲也认为:“胜负乃兵家常事,朝臣无须过虑,也不应互相埋怨。”可是,宰执们可不这么看,台谏也是一片哗然。他们故意哄传:“西兵勤王之师和行营兵,全部为金人所歼,无复存者!”

张邦昌、李邦彦甚至闻姚平仲败而大喜,在都堂置酒高会,庆贺偷袭失败!

历朝历代,坏事干尽的奸相为数可谓不少;但是他们大多都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与国运连在一起的。国家军队打了败仗,他们总还认为不是好事,有的还千方百计地隐瞒。像北宋末年这样,当朝的最高行政官闻听自己军队失败而欢欣鼓舞,真乃空前绝后!

高薪养廉百年,养出的就是这么一批无耻之徒!

曾几何时,大兵压境之际皇帝召问,这帮家伙缄口无一词,有如木偶。而此时主战派稍有挫折,他们则如喜鹊登枝,高叫“大势去矣”!有人在朝议时主张:都是李、种惹的祸,应把这两个祸首明正刑典,以谢国人!有人叫嚣:应把两人绑赴金营,交由金人去处置!

钦宗这时候也被吓破了胆,由“愤怒”转为“震恐”,紧急下诏,是一道死命令:“不得进兵!” 金营那一边对大宋君臣的心态,早已摸得透透的。宗望便派了使者来,说:“你们用兵是将帅所为,不是皇上的意思,请继续和谈为好!”这是宗望在顺势而为,这样既离间了主战派与钦宗的关系,又给了钦宗一个屈服投降的理由。

宰相李邦彦闻言,按捺不住,上前对金使说:“用兵乃大臣李纲与姚平仲主谋,非朝廷之意。”

宰执们当即作出决议,把李纲绑起来交给金使,死活去他娘的!反而是这位金使的态度堪可玩味,他坚决“以为不可”。

为什么金使会拒绝大宋高层的这个建议?不得而知。也许是金人多少还有些武人的豪侠心肠,认为战场上没能战胜的对手,以阴谋取之,不大光彩。总之,金人在这事情上表现出了政治上的光明磊落,反衬出大宋宰执们的一副猪狗嘴脸。

金人的态度宋朝君臣当然不敢违抗,虽然人家不接受替罪羊,但我们自己对李、种的惩罚决不可免。于是,钦宗下诏,罢免了李纲的尚书右丞和亲征行营使两个职务,以蔡懋代之。

而后,他还是怕刺激金人,干脆撤销了亲征行营使司,让蔡懋仅以守御使的名义总揽兵事。

对种老将军也不留情面,罢免了其宣抚使的职务。

两位主战派大将就这样无辜地被夺掉了军权。大宋朝廷的这个姿态,就是准备全面屈服,永不言战——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只须留下我一条命!

二月初三早上,李纲尚在城外防守,忽然得到皇上的“止兵诏”,心知情况有变,便整军入城。然后,到崇政殿求见钦宗。

等他走到殿门时,才听说已有诏下,罢了他的官,求见皇帝也见不成了,便黯然退下,来到官员的待罪之地——“浴室院”听候处分。这边蔡懋接任后,立即统计部队损失。出乎他意料的是,报上来的结果与传闻大不相同。行营兵损失才百余人,西兵及其他勤王之师死伤千余人,其余的兵员都在。钦宗一看这结果也大为震动,这才知道:日前朝议上所传闻的“全军覆没”都是胡说八道。

当晚,钦宗便有亲笔诏书下来,对李纲进行了慰劳,又赐银五百两、钱五百贯以示嘉奖。同时让吴敏转达了“即将复用”的意思。皇帝知道自己前几天是被宰执们蒙骗了!

李纲感泣谢恩之后,本应再图振作,但是经这一折腾,他心也凉了,只想上书乞求解甲归田——贪生怕死的,高官稳坐;奋勇抗敌的,官帽落地;这叫什么世道?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国,怎么让人去爱?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四日,李纲、种师道被罢官的消息在京城传开来,军民闻知无不悲愤莫名。

在我们后人的印象中,大宋朝是历史上最窝囊的一个王朝,好像大宋军民也是一群比较窝囊的人。

其实不然!

就一个群体来讲,中国历史上有过卖国的君臣(统治者),却从来没有卖国的人民。即使是看起来比较柔弱的大宋军民,骨子里也是相当刚烈的。只不过钦宗、李邦彦之流,从来就没把百姓的意志看成是与国家有关的事罢了。

二月初五日,汴京军民积蓄多时的对卖国君臣的愤怒,终于大规模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