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谁才真正对你好?(第2/4页)

各位可能会回答我,将闾只是该做的事没有做,说是罪太过了。秦始皇那么凶暴,二世那么凶暴,谁敢讲真话?怕死是人之常情,想要贪图富贵也是人之常情,就算这是罪,起码他罪不至死吧?

我们再往更深一层想,真的如此吗?

第三个层次,公子将闾确实有罪,而且其罪当死。

秦国为了统一六国,用尽了一切诈谋和卑鄙手段,楚怀王便是被骗入秦国而后屈死。秦军杀戮了多少六国人,长平便有四十万投降的冤魂,天下有多少人因为秦军的暴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都是历代秦王,也就是公子将闾的父祖们所为,难道这种种恶行,都不必付出代价吗?将闾身为秦王的子孙,因为祖先的恶行,从小就得以安享荣华富贵,难道将闾认为他不必付出代价吗?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你没有付出代价,那就是别人要替你支付这个代价。如果祖先没有付出这个代价,这个代价往往会到子孙的身上。中国人讲“报在子孙”,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各位会问我,这不是不公平吗?谁做的事,就应该谁付出代价啊!会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各位不了解历史的本质。人的寿命有限,一件事情从做下去,到得到结果,再到付出代价,其间往往超过一个人寿命的期限。所以中国人看历史,不是看一年十年,而是看百年千年,看这个事到底是什么结果。

在今天的秦始皇陵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排陪葬墓。这一排陪葬墓的特色是,陪葬品的等级很高,但墓主人死状多半都很凄惨。考古学者们结合文献来看,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排陪葬墓就是当时被二世杀戮的公子和公主们的陪葬墓,而这些人全是胡亥的兄弟姊妹,全是始皇的子孙。我为什么讲始皇断子绝孙,为什么讲报在子孙,就是应验在此。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不对啊!二世还在啊,后来子婴也继位了,不能说是断子绝孙吧?”

不必担心,很快了,再过不到两年就全都会应验了。

那么二世这么做,从上到下,人人恐惧害怕,没有人敢再多说让二世不高兴的话,因为他们知道你有罪也杀、无罪也杀,难道这样子你就真正赢了吗?不要急,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发展。

二世的选择

二世在这一刻,他几乎已经铲除了所有他不喜欢的人,所有他认为可以威胁这个位置的人,那么接下来看他想做什么。我们常常看一个人会说,他做这个事是不得已,做那个事是不得已,我们应该原谅他。好,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当二世所有不得已的因素都去掉后,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世下了一道命令,说先帝在世时筑阿房宫,后来因为中途驾崩,为了加速陵寝完成,只好暂停阿房宫工程,要刑徒和工人全部去修骊山陵。如今骊山陵大体完成,就必须让刑徒和工人回来继续建造阿房宫,否则就成了烂尾楼,岂不是在打先帝的脸吗?

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二世真正想的还是他个人的享受。二世认为秦始皇做的事情,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应该继续把它完成。事实上,他一定觉得先帝无比正确伟大,他怎么会有任何错误呢?当然要接着干才是对的。

姑且不论秦始皇有没有错,胡亥你却是大错特错了。你不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你终究不是你父亲啊!他能办得到的事,不代表你也办得到。

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早已被始皇压榨一空。二世如今还要追随先帝继续压榨,就只有用更严厉的刑法去逼迫百姓了。《史记》中便记载:

用法益刻深。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

将陈胜造反之事,紧接着“用法益刻深”五字之后,就是“寓论断于序事之中”,告诉你天下反秦的真正原因。

你以为你一味杀戮,你以为你一味压榨,你以为天下人都害怕你,你就高枕无忧,你就赢了吗?当然不是,你所作所为违背人性,天下已经积怨太久太久。你父亲始皇是盖世雄主,他在的时候大家害怕不敢造反,可二世你只是个纨绔子弟啊!

创业难,有时候守成更难。

天下的父母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为什么成龙成凤的子女那么少?因为光“望”是没有用的,只有“教子成龙”“教女成凤”才有用。教子则必须要有道,首先是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其次是为你的孩子找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

这样各位就明白了,二世皇帝为何是这个德行?因为他的父亲身教太过成功,二世完全学始皇滥杀的那一套。而他父亲给他找的老师,居然是赵高!父如此,师如此,所以二世皇帝就是这个德行了。

陈胜一反,天下响应,真是盛况空前。秦朝压榨天下到这个地步,民不聊生,老百姓怎么会不起来造反?东方六国故地,起兵造反者不可胜数。试问各位,你们觉得二世会有什么反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二世怒。

还是杀,不过不是杀造反的人,而是杀通报造反消息的使者。

一般君主听见东方六国遍地皆反,应该会大惊失色,然后找群臣来谋划,怎么解决东方六国的造反问题。可是二世不是,他听见消息后非常愤怒,因为他觉得使者骗他。他是大秦的二世皇帝,和先帝一样英明伟大,才刚杀了这么多人,确立了新帝的无上威严,怎么可能有人敢造反?这才即位第一年,就有人通报东方皆反,这分明是唱衰他,打他的脸。

所以二世把这些通报造反消息的使者,统统丢到监狱里面去了。后面的使者学乖了,当二世再问他们这件事时,就回答:“全是一群小盗贼而已,地方治安机关已经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了,不必再担心了。”你们看看二世的反应:

上悦。

各位读这段一定会觉得,二世的反应怎么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怎么告诉他实话的人,统统被他抓到监狱里面;告诉他谎话,他听了之后却是龙颜大悦。

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二世这个人,就会知道他的反应一点也不出奇。二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个纨绔子弟,从生下来就在尽情享受,所有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都在拍他的马屁。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喜欢他。

记不记得前面我跟各位谈过的例子,鲁哀公说过:“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这就是二世即位之前的生活写照。从小在别人的谄谀逢迎中长大,他已经习惯了所有的事一帆风顺,所以这样的一个人面对问题,一定不能忍受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