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沦没(九)(第2/2页)

具体人员上的伤亡,也达到了三千之数,虽然大都只是长短期休养之后就可以归队的轻伤员,但也意味着相应的战力缺失。

此外在海对岸的后方,还有数万临时或是短期征发的民力和夫役,在后方为此奔走服务着。这还不算已经迁移到辽西的那些移民,以及所占用的海运资源和水面的护卫力量。

虽然可以牺牲娱乐和其他民生活动为代价,以严格的军管和集体围屯制,来保证最快的产出和见效;但在此之前,同样也是只有投入的负增长期。

这两下相加起来,对于如今饶有余力的淮东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和压力了。毕竟,这些内容都是在淮东正常运作的计划外,所不断追加和产生的。

如果不是前线因为朝廷北伐的缘故,面对北朝的西线和西南线上,军事防务的需要和压力已经大为减轻了;而这些年也从周边地区收聚了不少人口,让淮东的治下有了一定计划外编排资源的亢余能力。

但是少了这些兵力的机动,前线将士的轮换期和后方民夫的服役期,已经变相的被拉长和增加了,短期内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是一旦拖得旷日持久,那就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同样的这些计划外的活动,也在物资和人员调配的优先度上,直接或是变相的影响了各项既定项目和工程事业的进度。

而体现在我这里最直观的隐忧是,我的本阵与宁志远、沈霍伊的部队合流之后,军中的弹药存有量,已经不足以再打上几场大战;

或者说,我如果不计代价把辽城再攻下来,也没有更多的余力坚守下去了。

毕竟他们是接到命令之后,不计代价一路轻装狂奔驰骋而来的;为了能够在军令中的期限内提前抵达,光是在一路上抛弃和损失掉的车马和部分辎重,就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从整体实力上说,一旦在这里损失过大的话,就连已经平复和稳定下来的辽西五州的局势,也要维持不住了。

因此,既然已经是留不住了,那这个兵临城下的虚张声势之计,就要更加敬业的扮演下去才对。

至少要让包括我部下的大多数人知道和认为,我们有决心和底气继续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