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风动(七)(第2/2页)

虽然既清且贵待遇和名分依旧尊崇无比,但却是逐步远离了权柄和实务,也变相分化瓦解了他们各自的班底和人脉资源;

以至于,现如今他身为兵部尚书,除了些许站衙的门军之外,已经再没有直接发生关系的一兵一卒;平日里也只能做一些钱粮征募输送调集夫役之类,辅助性质的杂务,才能在例行的朝会上体现出些许存在感来。

而在此刻,他的弟弟门下侍郎杨璟,亦步亦趋的紧随身后,向他报告最新的进展和见闻。

相比还有些许事情可管的杨嗣,杨璟所在的省台部寺监院体系,可谓是大多数都沦为了荣养勋旧元老的清闲之处了。

“杨可世那儿做的相当不错……”

“已然数度击退了南蛮子的进兵……”

“只是虽却其锋,却是未能伤筋动骨其根本的……”

“在战阵上,但是还折损了几个新加入军中的族亲……”

“是啊,真是干的不错啊……”

杨嗣语气复杂的叹息道。

“戳力为公的楷模啊……”

“此外,张(德坤)招讨在许州和陈州,亦是有所斩获……”

杨璟继续道来。

“只是尚不敢奉诏回洛都面圣述职……”

“又是一个李司空的故事么……”

他有些语气嘲讽的隐晦道。

前朝天宝到乾元年间的名将李光弼,可谓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元勋之一,战功甚至犹在另一位郭子仪之上,最终官至右枢密使,拜司空,太子少保,而居于天下武人最顶端的位置。

只是后来正当那位被称为“女中尧舜”的沈太后,保扶幼君专国数代而权柄喧赫,在她的阳谋手段之下,不但号称“一身开两朝,旋灭数十国”“无地藩主”“代牧宗藩”的权臣梁公,被迫远走域外回乡养老。

而名将郭子仪更是只能躲在府邸里装病等死,生性强硬的李光弼也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就自请出外经略塞外善后事宜了。

到了晚年他一直惧为宦官所谗,而终身再也不肯奉诏回京。最终得以病死在九原的任上,年五十七岁。

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有他们这些大内总管的人群,私下帷幄筹谋的空间和余地啊。不为自己了然无望的前程与权势,也要为了子孙身后有所计定的。

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权柄,但是多年任上培养起来的人脉和渊源,却是那个容易抹除掉的,而且很多冠以军国机要之名的东西,也无法完全绕过他这个兵部尚书。

比如,对南朝秘密派出的那个使团,虽然只是担负着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的一次性任务,但是丝毫不妨碍他籍着杨璟之手,在其中落子和发挥真正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