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3/12页)

可惜这句洋洋得意的话,也被漫空的风沙吞没了,他两个没听清楚,倒累得师师吃进一口沙子。

金明池也有十多道门,其中棂星门算是正门,平日常年关闭,逢到节日,也只有少数特权阶级才能从这里进出。大多数挤在门口的平民观众只有观看御驾和宫眷们进出这道门的权利。按理来说,今天他们既然特意来参观竞渡,理应早点从其他的门进去找个优先的地位看竞渡,可是东京人的所作所为不能以常理来衡量,他们的特点是对自己作为的目的性不很明确。明明来看竞渡,偏有那么多看不厌御驾和卤簿的市民等候在棂星门门口,宁愿放弃优先的位置,先看一看御驾再说。开封尹深明东京人的心理,他不必采取什么强迫的措施,就可以使御驾所到之处永远保持一个维持朝廷体面所需要的热闹的场面。

师师一行人抵达棂星门时,奉命伺候她的内监已经在门口恭迎玉驾了,没有内监带领,她们进不了这道门,更无法找到自己的彩棚。恰巧与此同时,官家的玉辂也已驾到。按照旧例,驾幸金明池观竞渡,只需要出动四分之一的卤簿。今天因为举行庆功大典,从官方的意图来说,竞渡只能算是余兴节目,因此官家特命出动二分之一的卤簿,以增加喜庆和隆重的气氛。卤簿前驱,早已进入门内去布置一切。

玉辂行到时,官家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仍然十分满意地看到有那么多的“臣民”在门口迎他的驾。为着给他们一项特别的恩典,官家下令挽士们在人丛中间把玉辂向前后左右推来推去地来回三次。这样的回旋,有个专门名称,叫作“鹁鸪旋”,目的是让军民士庶人等可以在更近的距离中看清楚御容。按惯例,“鹁鸪旋”只能在元宵正日中,在宣德门外举行一次,今天例外的加恩,也足以表明官家心里的高兴。

这三次回旋,加上玉辂与余下来的卤簿队的进门式要花很多时间。要等到这个行列全部进门后,才轮到师师她们以及其他的宫眷们进门。

大内监一直把她们领到预定的彩棚中。这一次师师是弃了坐骑,与小藂她们坐着宫车进门的。今天像这样的宫车在棂星门口进进出出的有二三十辆,帝姬、皇姑们都是这样进来的,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她们这间彩棚得“天”独厚,它是在靠近水殿不远的河岸上,临时用翠绿、天蓝等色绢纱蒙在木架上,上面又盖着细篾、芦席搭成的一排帐篷中的一间。有一道透明的轻纱挡在面前就算是帐门。要维持宫眷和皇室中人的尊严,把棚中人的面目遮盖起来,不让庶民看清楚,同时又要让棚中人能够看得见外面的一切,这两者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道带有象征性的掩盖面目的轻纱就是解决矛盾的缓冲体。师师的这间彩棚位于皇亲国戚、帝姬驸马之间而居于宰执侍从之上,这是官家的安排,谁也不敢提出异议来。宰执大臣等虽然有时也可以承恩到水殿的月台上去领受官家的赐宴,但在竞渡时,如果没有特旨侍御,按例只能携带家眷,留在次一等的彩棚中观看。

在竞渡尚未开始时,官家先在靠近月台的殿边御座上休息一会儿。五个年轻的皇子雁翅般地侍立在御座之侧,他们挨年龄顺序下来是太子赵桓、郓王赵楷、肃王赵枢、康王赵构、信王赵榛。官家的儿子很多,他让后面的四个皇子侍奉,是由于他们的才华、品貌以及其他原因讨得他欢心的缘故。至于太子赵桓,既没有才华,品貌也只是一般,母妃又没有博得官家特别爱宠。他之所以侍奉在侧,仅仅因为他是皇太子,而他之所以成为皇太子也仅仅因为他是皇长子的缘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官家对于这个太子,并无特殊的好感。

在封建朝廷中,希望长生不老的皇帝和急于要想继承大位的太子之间,往往构成一对对立面。其原因就是他们的眼光都离不开这张御座。这张御座不仅代表他们本人,也代表依附在他们周围多少人的利益。已经得到利益而且希望一直保持下去的臣僚们和尚未得到利益、急于要取前者而代之的官僚们永远是对立的。他们既然代表着对立的利益,自然要处在对立的地位上了。

赵桓是个温和顺从、优柔寡断的太子,也许他在主观上也希望成个孝子贤孙,但是正由于那种对立的地位和潜在的竞争,从他被册立为太子的第一天开始,官家就没有喜欢过他。后来太子果真如愿以偿地坐上了这张宝座,也没有表现出对于他的被继承者的利益有什么特殊的关心。他们所信任的大臣,无论是宣和年代的权奸们,靖康年间的新贵们,甚至伪楚政权的热烈的拥护者和建炎、绍兴年代的投降派,都是一丘之貉,他们持有相同的人生观和做官哲学。

这时水殿上除了皇子们以外,果然与外间的传说相符合,外臣侍驾扈从的只有残辽降将郭药师一人。郭药师是个懂得在什么场合应当做什么事情的人,他现在扮演的是一个膺受特殊恩典的宠臣的角色,因此在他每一个毛孔中都渗透着恭敬惶恐、感恩图报的分子。官家把他召向前去,有所垂询。从双方的表情看来,官家大约问他在逆廷中可曾见识过这样盛大、隆重的庆典,他一定回答说没有。还可以断言,他一定会补充道:“今日让微臣侍奉官家,欣观盛典,此乃旷古未有之殊恩,微臣唯有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以报皇庥。”

对郭药师得体的应对,官家满意地笑了。

截至此刻,可以说官家都在满意的心情中。

2

金明池是坐落于京郊西区、方圆约有九里的人工湖泊。它开凿于周世宗显德四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周世宗柴荣是一个具有开国创业气象的英主,他之所以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结束二百年来事实上早已割据分裂,而于五十年来连名义上也是割据分裂的局面,仅仅因为在三十八岁的英年上,一场突然发作的炎症夺去他宝贵生命的缘故。

周世宗在他短促的在位期间,制订了非常精密、正确的统一全国的通盘规划,并且一一付诸实施。他始终把军事的重点放在对付已经占有燕云十六州形胜之地的北方强敌契丹贵族身上,他知道燕云一日不收复,黄河流域一日不得安宁。他即位之初,就在山西高平山区打败北汉军以及支持北汉军的契丹骑兵。以后经过大规模的淘汰和整训,训练出一支强劲甲于全国的陆军。然后回师西北、东南,打败后蜀和南唐两个具有威胁力量的地方政权,以巩固自己的后防。用兵于两淮及长江流域需要水军,他开凿金明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直接关注下训练出一支可以与他的陆军相匹敌的水军。像所有开国雄主一样,他们有所创建,绝不是为了吃喝玩乐,而在于实现自己的雄图,至少在统一以前的一段时期都是这样的。北宋初期的统治者也还把金明池用于原始的目的,宋太祖屡幸造船务,观习水战,这个造船务就设在金明池边。他们训练的这支水军称为“虎翼军”,含有“为虎添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