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2页)

“现在,慢慢地讲给我听,”他说,“不要漏掉任何东西。”

克罗罗在黑暗中唱诵起来:

凡人不可触碰的首领,他的诞生,

勇士看到第一线光明,吉时来临,

起初那光昏黄,如同冉冉上升的月亮,

那是远古时候,正值七目星座初上。

伟大的天神凯恩遇见了女神瓦伊奥罗莱,

养育出人类的引路人,光的子孙后代,

阿吉阿吉从海中移来岛屿,

温柔的拉伊拉伊创造花鸟虫鱼,

漫长的一天到了结尾,

阿吉阿吉认识了他的妹妹,

他们养育的那个男子,带来了荣誉和战争……

克罗罗唱诵着族人的历史,小屋里浮现出一幅幅图景,刀光剑影,天神诞生,美丽的女人被掳走,古老的火山猛烈地喷发,披着黄色斗篷的男子手持长矛,在流淌的熔岩之间穿行,妃子们为儿女争权夺利,勇士们湮灭在暴风骤雨之中。艾伯纳终于深深地为这些波澜壮阔的故事所倾倒。这是一个族群创造的记忆,当特罗罗、玛拉玛,还有那艘“守候西风”号独木舟踏上从波拉波拉岛到夏威夷的第二次征程时,小个子传教士的脑海里如同电光火石一般,回忆起了海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情景。一片黑暗之中,克罗罗唱道:

守候西风,守候西风!

航到努库希瓦岛那黑暗的港湾里,

去找那颗恒定的星星。

对准它,对准它,

哪怕双眼灼热,目光黯淡。

每当艾伯纳稳住心神,想要在这番叙述中抓住只言片语的真相时,便会突然冒出几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传说故事,比如克罗罗说到他的祖先如何在波拉波拉岛顶着最强烈的飓风起程北上,那浪头足有四十英尺高。

“只消想象一下,一艘夏威夷人的独木舟顶着狂风连海港都出不去!”艾伯纳对杰露莎讲述这段历史中最精彩的篇章时,笑道,“只消看一看,我们手头的历史人物已经覆盖了四十多个世代,假使每个世代占用二十年——这还是保守的说法——克罗罗想让我们相信,他的祖先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来到了这里,然后还返航回去,又拉来了一船东西。这绝不可能!”

克罗罗讲完他的宗谱后——总共一百二十八代,艾伯纳悉心誊抄了一份,称其为“原始质朴、充满想象力的诗篇”,并寄给了耶鲁大学。在那里,这部文稿奠定了夏威夷神话研究学中大部分事件的基础。学者们尤其欣赏波拉波拉岛天神凯恩和哈瓦克岛天神奥罗之间的冲突那段细致入微的描写。艾伯纳本人对这项工作则相当漠然,他把柯基叫来,把原稿拿给他时,十分傲慢地说:“你父亲将其称为家族历史。”

“这就是家族历史。”柯基不悦地说。

“好了,柯基!超过一百二十五个世代!根本没人能记住。”

“卡胡纳们都能记住。”柯基毫不退让地说。

“听上去,你倒是相当维护卡胡纳们。”艾伯纳说。

“在背诵家族历史这方面,我的确维护他们。”柯基答道。

“但这是个胡说八道的神话传说。”艾伯纳轻蔑地拍了拍原稿。

“这是我们的史书,”柯基说,把文稿紧紧地搂在胸前,“《圣经》是你们的史书,而这些回忆录是我们的。”

“你居然如此大胆!你还想问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牧师!”

“为什么,黑尔牧师,我们一定要嘲笑自己的史书,而老是得尊重你们的?”

“因为我们的史书——虽然你的叫法十分不妥——是上帝的神圣话语,而你们的史书只是一堆传说罢了。”

“‘生儿育女’那篇跟卡胡纳的回忆相比,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柯基反驳道。

“可信度?”艾伯纳骇然张大了嘴巴,他吃惊不小,心头火起,“一本是上帝用神圣的话语启发我们,而另一个……”他轻蔑地停顿了一下,决绝地说,“上帝,你居然将它们相提并论?”

“我认为《旧约》中有大量内容只不过是卡胡纳们杜撰出来的而已。”柯基坚决地说。为了报复艾伯纳的傲慢无礼,他又用自信的语气说,“告诉我,黑尔牧师,难道你心里不觉得以西结其实就是位卡胡纳吗?”

“你最好走开。”艾伯纳厉声说,语气冷冰冰的,然而他又为责备这个小伙子感到一丝羞愧,于是艾伯纳用胳膊搂住柯基的肩膀,指着海滩上的一艘独木舟说:“柯基,”他平静地分析道,“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必须明白,那样的一艘独木舟没法载着五十八个人走上三十天,尤其是从塔希提那么远的地方。”

柯基挪了个地方,好看到拉奈岛和卡胡拉威岛之间那片一路向南的宽阔银色水域。

“黑尔牧师,你还记得那片水域的名字吗?”

“他们不是叫它科阿拉・伊・卡希基吗?”艾伯纳回答。

“你可曾听说过,卡胡拉威岛那个地方有个名字?”

“没有。”

“那个点同样也叫科阿拉・伊・卡希基之地。你知道科阿拉・伊・卡希基的含义吗?”

“这个,”艾伯纳思考着说,“‘科’的意思是‘这个’;‘阿拉’意为‘道路’;‘伊’是‘通向’,我不知道‘卡希基’的含义。”

“你可知道,我们发‘科’的这个音,南边的人发成‘塔’。这下‘卡希基’的意思明白了吧?”

艾伯纳极不情愿地弄懂了那个词,‘卡希基’原来是现代人的以讹传讹。

“塔希提,”他轻声说道,“通向塔希提之路。”

“是的,”柯基说,“如果你从拉海纳起航,通过科阿拉・伊・卡希基海峡,在科阿拉・伊・卡希基之地调整航向,就能抵达塔希提岛。我的祖先经常这样航行。乘着独木舟航行。”说完,自豪的年轻人离开了。

然而艾伯纳不愿意接受这个说法,他询问了很多夏威夷人,证实了‘卡希基’这个词并不是塔希提岛的意思,而是可以表示任何遥远的地方,这令他大为满意。于是艾伯纳在给耶鲁大学的手稿中加上了自己的注解:“科阿拉・伊・卡希基可译为‘通向遥远之地的路’或者‘远方’。”接下来,仿佛为了证明艾伯纳的正确似的,一个暴风雨之夜,克罗罗的那艘“塔希提”号上的夏威夷船长喝得大醉,自己待在船舱里,任由这艘渡过了多少惊涛恶浪的老船撞上了拉海纳岸边的礁石,然后就烂在那儿了。夏威夷人在自家门口的海面上都驾不了船,别说穿越远洋了——这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