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5页)

周莹的让利行为,不仅感动了朱清云,而且感动了其他大大小小的棉商,从而团结了更多人,对棉花市场的繁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周莹也因此成为三秦棉商的成功代表人物,带动了关中棉花的生产发展。

红玉的怀孕对周莹来说,是喜讯也是打击。喜的是红玉终于长大成人,并即将成为母亲,打击则是她更加感觉到寡妇的悲哀莫大于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她多么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啊!她又想到了改嫁,想到了走出安吴堡,去寻找一个女人应有的欢乐和幸福。可是,当她搂抱住红玉向她祝福时,红玉眼中的兴奋与不安神色,她又想到如果自己也像红玉一样成为一个真正女人时应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多大?权衡得与失、利与弊、轻与重,能选择的空间是那样的渺小,头上那顶护国夫人、二品诰命夫人的头衔,不仅是一顶金灿灿的桂冠,而且也是一道看不见的紧箍咒。吴尉文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家业,用他手中的财富,在一个无辜的女孩子头顶套上一道封建礼教的咒符,让她在伦理道德的光环里,手足无措,至死不能越雷池半步,永远忠实于吴家家族利益。如果她要背叛,等待她的将不仅仅是失去全部财富和尊严,而且一生一世都在道德的谴责声中苟活,那样的苟活,真是生不如死呀!

她活跃的内心突然又陷进难以自拔的深渊,无声的泪滚下双腮。她轻轻拍了拍搂抱在自己双臂间的红玉,抑悲为喜说:“好妹子,姐明天就为你和丁伟举办婚礼,免得肚子大起来让人指脊背。”

红玉泣道:“姐,红玉不愿离开你呀!”

周莹笑道:“傻丫头,你总不能跟我一辈子吧!你和丁伟成婚后,仍留在我身边就是了。”

红玉破涕为笑道:“谢姐对红玉的关照爱护。”

“谢啥?谁叫咱是两小无猜中走过来的呢?”周莹松开红玉说:“去对丁伟说,明天我为你们主婚,东大院以外的人咱一个不请,就咱东大院里的人热闹吧!”

红玉和丁伟的婚礼既简单又热闹,东大院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百来口在东大院后花园里从早到晚闹了个欢天喜地,直到把红玉、丁伟两个人灌了个酩酊大醉,二十几个人醉倒在婚宴上。

周莹也喝多了,当被丫鬟搀扶着回到她卧室时,仍在喃喃说:“大家放开喝,放开喝……”

尽管周莹没叫外人参加红玉和丁伟的婚礼,但三学仍让二娘进了后花园,毕竟,二娘和红玉还是情同姐妹。自二娘和狗娃子苟欢的事让周莹发现被辞退回家后,二娘进东大院的次数就极少了。她知道自己被辞退的原因,但她并没怨恨过主子,更没怨恨过狗娃子。她明白,自己种下的苦果,怨恨别人有啥用?她认了。但她并没有因此忘掉狗娃子,当狗娃子到高陵当学徒,跟刘甲斌做生意后,每个月底,她都要对三学说到高陵看望没爸没妈的狗娃子一次。三学开始还说:狗娃子长大了,你操的啥心?可次数多了,就懒得再说了。一对年纪相差悬殊的男女往来,从没人怀疑过他们之间会存在什么见不得人的瓜葛。如此一来,二娘和狗娃子的交往,反而比在安吴堡东大院更为方便了。

二娘见周莹喝多回了卧室,趁三学没注意,悄没声溜出后花园,进了周莹的独居小院,对丫鬟明儿、珠儿说:“我找少奶奶有点私事,少奶奶说了,让我下了宴席来见她。”

明儿、珠儿信以为真,就让她进了院门。

周莹睡了一觉醒来,睁眼一看,二娘坐在明儿、珠儿中间打盹,便问道:“二娘,你咋没回家去?”

二娘听到周莹问,忙睁眼离座说:“我是受狗娃子委托来向少奶奶求个情。”

周莹一听来了兴趣,问道:“狗娃子要你为他求啥情?”

“狗娃子说他如今长大了,求少奶奶给他成个家。他不想再一个人过了。”

周莹笑道:“我听人说,二娘和狗娃子亲如姐弟,他若娶了媳妇,二娘你不吃醋?”

二娘脸挺得平平地说:“姐弟终归是姐弟,姐姐得为弟弟着想。”

周莹认真地说:“狗娃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

二娘回答说:“刘甲斌掌柜的二女儿。”

周莹点头道:“巧巧那丫头今年十七岁,他们倒也是般配的一对。这样吧,过几天我探探刘甲斌的口气,如果他不反对,我就让狗娃子做他的上门女婿。”

“我代狗娃子谢少奶奶了。”二娘站起身来告辞说,“我走了,少奶奶。”

二娘刚走到房门口,周莹喊住她说:“二娘,你让三学去找个郎中看看,把病治治,免得你们夫妻冷暖不均。另外你应下定决心,和狗娃子一刀两断。不然,一旦让巧巧和刘甲斌知道了真相,不仅害了狗娃子、巧巧,而且也害了你和三学。”

“谢谢少奶奶提醒。”二娘一笑说,“我不是那种死皮赖脸的女人,少奶奶放心吧!”

二娘消失在夜色里。周莹望着夜空,一种不知是咸还是甜,是辣还是苦的味道,五味杂陈,从心底涌上来,她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第六天中午时分,刘甲斌走进了安吴堡,当他从周莹书房走出来时,脸上布满了阳光,笑呵呵地和东大院的男女们打着招呼,一直到他骑上马,往堡外走时,仍是笑呵呵的。

刘甲斌那么开心,是因为周莹不仅亲自为他的女儿巧巧提婚,而且答应给狗娃子一万两银子成婚安家。周莹说得清清楚楚,不看佛面看僧面,狗娃子伺候吴聘几年,功劳、苦劳都有。一个孤儿,能获得主子的喜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值得信赖有责任心的男人,巧巧嫁给他,可以安安生生过日子了。人财两得的刘甲斌,咋能不高兴呢?能遇到周莹这样的主子,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啊!

然而,刘甲斌并不知道,周莹此时此刻的真正心情是多么复杂痛苦,安吴堡人也不会知道,他们的衣食主子,在参与全部财富游戏的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右手死抠每一文铜钱,左手会毫不犹豫地把大把大把银子送给贫家下人,捐给穷人和慈善事业?他们私下里都在嘀咕:“少奶奶是个善人。”“少奶奶心肠软,人太善良了。”

日转星移,周莹花费巨资为自己建造起一座豪华庄园后,一人住进内宅,独自起居。经过多次选择,挑选出三十名武艺高强的青年作为卫士,交由王坚率领,负责保卫她的安全,如果没有要事她便足不出安吴堡寨门,过起挥金如土的生活。仅为内宅装饰陈设,她便派人三下江南,不惜巨金,购回名贵家具器皿,单吃饭的瓷器就买进上百桌款式新颖,色泽艳丽,绘画精美的景德镇出产的名贵瓷具,分成青、白、红各色。凡吴氏家族逢有喜庆之事,一律用红花瓷品,而且都是官窑所制,这一套自然不是她违制自购,而是慈禧老佛爷特别赠赐。如有丧事发生,则一律用青瓷和白瓷,招待官吏显贵则用明黄为主色的瓷具,以示尊荣华贵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