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因祸得福(第2/3页)

而后,满殿武勋,齐齐跪倒,请隆正帝做主。

面对此种情形,莫说文臣百官,就连隆正帝都惊呆了。

“什……什么?”

隆正帝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满脸震惊的看着那跪成一排,煞气惊人的武勋,依旧不敢置信道:“牛继宗,你们刚才说什么?”

牛继宗抬头,看着隆正帝,沉声道:“陛下,昨夜有贼人身着黑衣,秘密潜往城郊铁槛寺贾家坟地中,大肆挖掘贾家族人坟地,甚至……甚至开棺戮尸!

据现场留下的尸体看,他们携带了做法事所用的罗盘和坏人风水的黑狗血等秽物。”

隆正帝真的震惊了,他面色铁青,声音霜寒,咆哮道:“混账!到底是何人所为?何人!!”

牛继宗摇头道:“所有人都身着夜行衣,均是生面孔,身上并未留下什么身份记号,皆为死士也。

但,很显然,这些人,均是欲除贾家而后快之辈。

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没有下限的地步。”

说罢,眼神如刀的,又看向了对面的文臣。

可对面的文臣心里只想骂娘啊!

这怎么可能呢?

谁脑子抽抽了,在这个关头干这等蠢事?

该不会是……苦肉计吧?

念及此,刑部尚书方卓出列,沉声道:“陛下,此事着实骇人听闻。臣身为刑部尚书,请陛下旨意,亲往铁槛寺查看究竟。”

大理寺寺卿邓悌亦出列道:“陛下,国朝百余年来,从未出现过此等骇人之事,臣亦请旨,前往铁槛寺查看。”

隆正帝眼眸从他二人身上扫过后,却先对牛继宗等人道:“众爱卿且平身。此事乃国朝大案,若不查验清楚,朕寝食难安。大秦以武立国,武勋一脉,乃国之柱石,谁敢欺凌?

你们放心就是,此事,朕一定还贾家一个公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牛继宗等人闻言,再次山呼万岁,而后才起身。

只是一个个,依旧煞气惊人,时不时看向文官的眼神,犹如仇寇。

让这些素来养尊处优的文人们,很不习惯。

隆正帝这才又坐回龙椅,看着方卓和邓悌道:“不只是查看清楚,一定要彻查到底!

毁人祖坟,坏人风水这等下作之事,卑劣之极,若无一个交代,日后,谁家的坟地还能保证?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要有规矩,有底线。

你不讲规矩,别人自然也不用讲规矩。

到时候,这江山社稷岂不是乱了套。

所以,此例绝不能开。

方尚书,邓卿正,朕给你们三日时间,查探清楚。

务必在月内结案,找到幕后真凶!

还功勋贾家一个公道!

至于宁国侯贾环……”

终于,还是讲到了原本的正题。

隆正帝眼眸扫向下方百官,见满朝大臣,都静静的看着他,等待他的处置。

而先前准备了无数弹劾奏章的文臣们,此刻却都一个个紧闭着嘴巴。

有作死的,没有这么作死的。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找贾环的麻烦,那不是自己把屎盆子往头上扣吗?

刚才隆正帝说的很清楚了,你不讲规矩,别人也不讲规矩。

你能挖人祖坟坏人风水,别人自然也能,而且更能!

想起贾环做过的那些勾当,万一真怀疑到他们身上,他们干脆全家住到祖坟上算了,不然保不准他们家的祖坟什么时候被挖了……

嘿!千万别存侥幸心理。

连路边小儿铜板都敢敲诈的人,谁还敢对其节操保持信任,谁的脑袋里就都是豆腐渣!

所以,这个时候不是攻击贾环的时候,而是撇清嫌疑的时候。

将这一幅幅百官相看在眼里,隆正帝不屑的冷笑了下,然后看向了户部侍郎张廷玉。

这位他最看好的文臣!

隆正帝细眸微眯,道:“张廷玉,昨日之事,你在现场,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

张廷玉闻言,不疾不徐的出列,躬身道:“陛下,昨日之事,臣确在现场。在臣看来,昨日只不过是宁侯与街边小儿的把戏儿戏罢了。只是贾侍郎家风甚严,以为其在敲诈勒索小儿铜板,才有了上书陛下,请陛下严加管教一事。”

隆正帝微微点头,面色不变,再道:“那么,依爱卿之意,此事不过是误会,既往不咎即可?”

张廷玉却又摇头,道:“陛下,此事虽是误会,却皆因宁侯心性不修而起。虽已贵为国朝一等侯,且着配紫金冠、斗牛服。但宁侯之心性,却依旧只是一纨绔少年。

臣以为,不妨以此事为机,谕令其闭门思过,多读些书,明礼知事即可。

至于与准葛尔谈判之事,原是理藩院之事,就继续由理藩院尚书接掌吧。”

隆正帝闻言,心中大悦,正合他意,面色也和缓了许多,道:“爱卿所言极是。”

张廷玉闻言,却并未流露出何等喜色,依旧不疾不徐的退回臣班。

隆正帝见之却愈发欣赏。

……

在皇帝和群臣都心不在焉中,朝会又开了两个时辰,商讨关于收复西域后的诸般事宜,而后方才散朝。

转回上书房后,隆正帝眉头就紧紧皱起,一看到邬先生,就直问道:“贾家毁坟之事,先生可知?”

邬先生的面色也不轻松,他将一张条子递给隆正帝,隆正帝接过一览后,面色陡然一变,失声道:“是青龙?赢历?”

邬先生苦笑一声,缓缓点头,道:“中车府呈上来的消息,今日寅时末刻(凌晨五点),青龙逃回神京城,一身重伤,未进皇城便昏倒不醒,身上皆是泥土,还沾染了些……狗血……”

“这个孽障!”

隆正帝闻言,面色铁青,咬牙切齿骂道。

却不知,他到底在骂哪一个……

邬先生眼睛微微一眯,便恢复正常,而后摇头道:“陛下,臣以为,他们的目的,怕不是坏贾家风水,或者去挖荣宁二公的衣冠冢。”

“嗯?”

隆正帝从暴怒中恢复了些神智,道:“那他们去做什么?”

邬先生轻叹一声,道:“他们,多半是在怀疑,贾家方才葬的那人,究竟是真死了,还是假死。

若是真死了倒也罢,若是未死,那……

他们便多了一张,制衡贾环的棋子。”

隆正帝闻言,脑筋急转,眼神露出一阵恍然,随即面色又一变,冷笑道:“他倒是比朕还着急,哼……

还有贾环这个小王八蛋,又戏耍了一次百官,这一次,却连朕都蒙在了鼓里。

朕就说,那起子昏官一个个奸猾似鬼,如何会做此等下作不智之事?

原来又是贾环借机发挥,倒是给了他一个好台阶。”

邬先生却是宽容一点,呵呵笑道:“陛下,若非如此,宁侯这次怕是难以轻易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