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正……是……(第2/3页)

因此,他们哪里肯让隆正帝再借故将贾环叫来,让他瞎扯一通,搅乱朝局,坏了他们的布置。

所以,隆正帝搬救兵的话没说完,就被一道声音打断。

隆正帝眼中寒气一闪而过,看到下方出列之人,寒声道:“孙大人,你有何事?也要弹劾贾环吗?”

孙诚闻言,心里简直欲哭无泪,他当然想趁机弹劾那三孙子,要是能借机搬倒贾环,让他去贾家抄家就更好了。

可是,马齐给他的眼色,却不是这样啊……

唉,只能先以大局为重。

孙诚咳嗽了声,道:“陛下,臣并非想弹劾贾环,而是以为,李言官有些言过其词了。”

户部尚书孙诚此言一出,光明殿内的气氛彻底走样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隆正帝那边的人,恨不得将贾环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而文官这边的人,反而要保贾环,为他说话?

而且还是素来对贾环最恨之入骨的孙诚为他说话……

这……

这这……

不明觉厉的百官们,感到满满都是恶意。

今日是大朝会,能来上朝的,除了五品以上的官员外,还有许多其他低级官员。

满满当当一殿官员。

能够知道内情的,又有几人?

因此,此刻无不张大嘴,风中凌乱的看着这一出……诡异的情形。

全乱套了……

隆正帝的嘴角亦是抽了抽,沉声道:“孙尚书,此言何意?”

孙诚面色纠结了下,实在不想说下面的话,可是却不敢违逆马齐的意思。

他沉声道:“陛下,昨日臣也在逸云居,见证了昨日之事。

虽然臣平日里和宁国侯有些不睦,却不能枉顾公心,必须要说几句公道话……

因此,臣要反驳科道李言官所谓的三重大罪。

第一,贾环率兵前往逸云居,并非为私事,而是为公。

那逸云居的门子,不过一奴才,却敢啐五城兵马司百人队长一脸唾沫,还口出狂言,要让贾环给他下跪……

此等猖獗狗奴,杀之有理……”

“你……”

李梦菲闻言,面色一变,就想反驳。

孙诚的音量却陡然增高,压过了他的声音。

而吏部尚书李政,用极为罕见的严厉目光,狠狠的瞪了李梦菲一眼。

毕竟是他老子,李梦菲被这陌生森严的目光一瞪,心一慌,就住了口……

孙诚继续道:“第二,贾环也并非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因为昨夜,贾环率领五城兵马司,的确从平康坊中抓获了兵部和刑部通缉十八年都未抓捕到的江湖妖人。

可见,昨夜其所为是有必要的,也是应当的。”

李梦菲虽然早知道官字两张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他听到贾环的死仇这般说,还是快气炸了,不顾李政的目光,他高声道:“孙大人,贾环能够抓获三阳教妖人,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纯属意外而已!”

孙诚闻言,嘴角抽了抽。

傻子才不知道那是意外呢,可是……意外也是实在发生的事啊。

孙诚反问道:“李言官,贾环曾明言,他得到消息,有三阳教妖人藏身平康坊,因此才去搜捕。

这总是事实吧?

你身为言官,当实事求是,怎能以自身好恶,就枉顾事实,污蔑功臣呢?”

李梦菲听这番话从孙诚口中说出来,简直别扭的要死。

他还想再说什么,可孙诚却不给他机会了。

孙诚加快语速道:“至于贾环以权谋私,敲诈勒索,还收买军心,图谋不轨,就更荒谬了!

因为贾环已经明言,昨夜各家捐献给五城兵马司的银子,他不会动用分毫。

其实这点他不说大家也都该清楚,以贾家的豪富,还有贾环鬼神莫测的赚银子的能为,又怎会看上那区区几万两银子?

所以,以权谋私之谈,纯属污蔑。

而昨夜七大家也已经明言,那些银子,就是捐献给五城兵马司的。

好让其发兵饷,养军余,更换军服,以及置办防火所用的水龙车。

所以敲诈勒索,也不成立。

至于收买军心,就更荒谬了。

贾环身为荣国子孙,宁国传人,若想收买军心,大秦八大军团,哪里的军心他不能去收买?

至于去收买五城兵马司那些油滑兵痞的军心吗?

还说什么图谋不轨,真是可笑之极!

且不说那些破烂兵痞能否练成精兵,就算能练成,可他们一没装备秦戟,二没装备秦弩,三更连兵甲都没装备。

这样的兵连贾环家将都不如,且只有区区千人,难道贾环要凭借这一千人图谋不轨?

因此,臣以为,李言官所言,并无道理。”

见李梦菲不服,就要开口辩驳,孙诚沉声道:“李言官,宁国侯贾环,如今官居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一职,乃是武将。

他若有错,自有军纪处之。”

李梦菲咬牙道:“本官乃科道言官,风闻言事,上至君王宰相,下至文武百官,何人不能弹劾?”

孙诚闻言,嘴角浮起一抹不屑,道:“李大人自然可以弹劾,可也当按照朝廷规矩办事才是。

李言官想要弹劾军方将领,当将其罪行上书军机阁,由军机阁大臣交由兵部查证后,再有军纪竣法处置。

李言官私自越级弹劾,已属违背规矩了。

当自省己身才是,莫要只看别人,却看不到自己。”

李梦菲闻言险些气炸,让军机阁去处罚贾环?

还有比这个更好笑的笑话吗?

“李爱卿,你先退下吧,这件事,朕会让军机阁去查证的。”

隆正帝开口说道。

李梦菲闻言,虽然还有些不服,可也知道,今日拿贾环怕是没法子了。

这些人为了私心,当真是什么都可不顾……

待李梦菲退回自己的位置后,礼部尚书梅英出列,沉声道:“启奏陛下,我大秦与原西域霸主,准葛尔汗国已经签订协约,自今日起,世上再无准葛尔汗国,唯有我大秦治下,准葛尔部族。

陛下,此皆太上……”

“朕知道了!”

没等梅英将话说完,隆正帝陡然高声打断道。

这下,百官就不乐意了。

之前孙诚打断隆正帝,那是为了防止皇帝乱命。

臣子这样做乃是有风骨!

可是身为帝王,怎能如此粗暴的打断臣子说话呢?

这不是堵塞言路,不尊重大臣吗?

这是亡国之道,绝不可为也!

不过,没等群情激昂的文官们开启直言劝谏模式,隆正帝又高声道:“梅尚书!”

梅英面色淡然,道:“臣在。”

隆正帝道:“准葛尔内附,收复西域之事,乃我大秦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桩功勋盛世。

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