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奶嘴(第2/3页)

生怕做差了事,替人背了锅……

心中虽然腹诽,不过面上,王熙凤还是笑容可掬的谢过了珠大嫂子……

“哟!这是什么,看起来怪巧……”

李纨同王熙凤客套了两句后,正要去看看婴孩,却被平儿手中的奶瓶吸引,从平儿手中接过来后,目光落在奶嘴上,话没说完,一张脸却红了起来。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这种外形酷似私密处的东西,真的有些劲爆!

偏王熙凤想作弄李纨一番,笑道:“大嫂子,还真真没法说,你猜这东西是谁送的?”

不知想到了什么,李纨脸上愈发如同火烧的,问道:“谁?姨妈?”

王熙凤嗤笑一声,道:“不是,是……环兄弟!”

李纨闻言,身子都晃了晃,差点没把手中的奶瓶给扔出去,一手捂在胸前……

平儿到底看不过去,扶了李纨一把,笑道:“大奶奶别听我们奶奶哄你,三爷如何……这是东府的白姨娘送的,听说,是她那个庄子上有个巧手妇人,孩子落草后不好喂养,就做了这样一个东西,后来大家见用的都好,就都开始用了,她也就自做主送了一个过来。”

李纨闻言,这才松了口气,狠狠瞪了眼笑的跟狐狸似得王熙凤,道:“这一屋子小姑子在,你就敢乱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泥腿子小门户里出来的,还不如平儿知礼!”

王熙凤哈哈笑道:“极是极是,我哪里能同平儿比?”

平儿气道:“两位奶奶做戏,却拿我这奴婢当筏子,真真是没道理!”

一旁娄氏岔开话题,看着史湘云推来推去的小婴孩床,稀奇道:“二奶奶这里还真多稀罕物儿,这小孩子的床,竟把法子想绝了。”

王熙凤虽然也不大看得上娄氏,但素来敬她刚烈,倒没有打趣她,笑道:“这个也是白荷一道送来的,还有一个摇篮一样的吊床,和一个学步车。”

“学步车?”

端庄的娄氏耳际还存着一抹红晕,刚才她也是实在听不下去了,才转移了话题,此刻听着新奇,倒真有了些兴趣。

王熙凤还没说话,一旁的贾惜春笑嘻嘻的从拔步床东侧推出了一架精致的木车来。

只一看,作为过来人的李纨和娄氏便看明白了这架小木车的作用,纷纷赞叹不已。

娄氏笑道:“真真是有心了,有了这个,奶妈都要省好大的力,还不用担心孩子摔着磕着……”

李纨看着有些吃味,当初她生贾兰的时候,可没有这些。

虽说那个时候贾环还是个十足十的蔫儿吧毛头,可女人攀比来,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尤其是妯娌之间。

“你昨儿吃了大苦了?”

李纨关心问道。

王熙凤嘴角抽了抽,道:“也没什么,左右不过几个时辰……你说这些做什么,姑娘们都在呢。”

李纨闻言,自知失言,忙住口不提。

这个时候的规矩,就是不能在未出阁甚至是未生产时的女孩子面前提生孩子的苦楚。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万一将人唬住了,不生了,或者因为害怕而太过紧张,都会影响分娩时的情况,甚至造成危害。

话不投机,又交代了几句后,李纨便和娄氏离去了。

王熙凤既然已经生完了,那么最多个把月,甚至都不用那么久,她就要重新掌回贾府内宅的管事权。

李纨虽说不甚看重这个,但心里多少也有些不自在,这算什么……

不过也有让她自我慰藉之处,那就是……王熙凤,生的是个姐儿……

虽然好笑,但妯娌之间,比的本就是这些了。

无论是天家还是贵族,亦或是小门小户里,妯娌之间,都莫过如此。

但这也并没什么坏心,天性使然罢了……

李纨走后,薛宝钗又看了看婴儿,她倒不觉得孩子丑,反而亲切的紧,怎么看都看不够……

只是到底不好多看,怕让人笑话了去。

等李纨走后,她笑着问道:“凤姐,孩子可取名儿了?”

王熙凤闻言,面上的笑容滞了滞,道:“若是哥儿,得等三个月后,让他爹或者祖父取个乳名儿,进学时再取个正名儿。

姐儿的话,取的更晚,也不必让尊长起,怕福分太贵重,压不住。

等什么时候,遇到个合适的老妪再说吧。

她这一辈的女儿里,属她最大,就叫大姐儿吧。”

贾迎春笑道:“二嫂,二哥哥呢?有了大姐儿,他定高兴坏了吧?”

一旁的贾探春忙对她使眼色,贾迎春茫然。

王熙凤轻轻笑了笑,道:“你二哥忙,昨夜都没回来……”

众人闻言,顿时默然,连贾迎春都反应过来,满脸懊悔。

王熙凤却反过来笑着安慰道:“这值当什么?如今有了我们姐儿,就是我和她单过……对了,还有平儿,我们娘仨单过,也一样过的极好,不当事!”

话虽如此,可气氛到底还是有些凉了,还有些哀伤……

女儿家,多不容易。

九死一生诞下婴孩,到头来,竟连人都不见……

林黛玉眼睛转了转,冷哼一声,道:“我就不信,我们女孩子,比他们男孩子差哪里去了!好似生了我们女儿家,多不好一样!有什么了不起的!”

“呵呵呵!”

众人被林黛玉这番有些孩子气的话给逗笑了,王熙凤也失笑道:“你是不怕,也不用愁,环哥儿最喜欢女孩子!就是他,成天跟我说,一定要生个小侄女儿,如今他倒是如愿了!”

众女儿家又顽笑了一阵,就纷纷告辞了。

王熙凤毕竟才刚生完,还在月子里,她们不好耽搁太久。

等众人离去后,王熙凤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淡去。

靠在床头锦被上,静静的看着婴儿床里的孩子……

……

武威城,黄沙大营,主帅帐内。

原本,武威侯不在,谁都没资格使用此帅帐。

不过,今日情况特殊,贾环要借用帅帐,接待特殊客人……

“巴雅尔公主,你这是何意?”

今日一大早,准格尔大长公主鄂兰巴雅尔,带着一干准格尔遗民,打着经幡,来寻贾环。

一副亡国之民的姿态。

武威城的各族百姓都有,虽说经秦家三代人六十余年的安抚,各族百姓皆相安无事,习惯了彼此杂居在一起生活。

可是,对于秦民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深入骨髓。

更深入人心的是,天朝上邦,泱泱大国的大国心理,使得秦人与各族百姓间,总有一道看不见但却真实存在的隔阂。

双方都尽力维持着,不让这个隔阂变大,变深。

如果鄂兰巴雅尔这边出了问题,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

人心难得却易失。

本来这件事应该是武威城衙门的事,又或者是黄沙大营的事,和贾环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