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金山(第2/3页)

可是,当知道女方是贾家时,这些龙子龙孙们,却顾不得天家的矜持了,一个个脸色转的奇快!

这是在种善因啊!

尤其是在得知,荆王府说的亲事是贾环的胞姊时,好些家里有适龄儿孙的,都差点没悔青肠子!

姥姥!

怎么就忘了这一茬!

真要和贾环结了亲,以他如今的声势和简在帝心的圣眷,怎么也能保下王府的富贵。

了不起,夹着尾巴当上二三十年的缩头乌龟,等到隆正朝过去后,总有翻身的机会。

再怎样,也比现在好吧。

也有心思的,想再打探贾家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姑娘。

打探完后,既有希望又失望。

希望的是贾家果然还有未出阁的姑娘,失望的是,贾家姑娘太少了……

贾探春不用去想了,还有一个贾迎春和贾惜春。

贾迎春更不用去想了,她和忠怡亲王府的恩怨之前传的沸沸扬扬,根本理不清,没有哪个王府脑子里有坑,敢去招惹忠怡亲王的。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秦开国百年,还没出现过一位权势如此之盛的亲王。

所以,贾迎春的主意万万打不得。

虽然都知道贾环对忠怡亲王深恶痛绝,防狼一般的防范着。

可他们不觉得贾环能耗得过……

总之,不怕万一,只怕一万!

至于贾惜春……

这位名义上贾环的亲妹,虽然只有十岁的年纪,若是能提前定下来……

定能解除王府的危机!

谁不知道贾环对家里姊妹好的令人发指。

如果能娶一个贾家女入门……

差不多是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诸王府们为了做荆王府的冰人,差点没打起来。

平日里对荆王赢宜冷嘲热讽的宗室诸王,这两日总是和他“偶遇”,大谈当年荆王太叔祖的丰功伟绩……

可是,冰人至多就两个,多了不像话,也不合礼啊!

真要弄一堆亲王郡王去贾家,那不是说亲去,那是以势压人去了。

所以,只能有两人,其中一个人选还早就说好了孝康亲王。

这些日子,若非孝康亲王对荆王府照顾一二,赢宜的日子怕是更难熬。

孝康亲王如今执掌宗人府,算是宗室内为数不多的入隆正帝眼的。

有他照看,赢宜才勉强熬了过来。

如此算来,只余下一个名额。

狼多肉少,如何能分?

一群王府各种明争暗斗,斗到最后,还是孝简亲王府,仗着资历老,老一辈的孝简亲王老太妃出面,拿下了这个名额……

孝康亲王携带亲王妃,孝简亲王携带亲王妃,两大王府为荆王府上门提亲。

这个规格,怕是从今往后都不会多。

通过这件事,赢宜愈发坚信,这一步走对了。

贾家,炙手可热啊!

……

冰人上门,内眷自然要去内宅谈话,自有贾母照应。

可前厅的爷们儿……

贾环不在家,能主事的就只有贾政和贾琏。

只是……

对付一般的书生文官,他们二人还能应对一二。

无非是吃吃喝喝,吟诗作对。

可对上伯以上的武勋时,他们就有些吃力了。

当初招待牛继宗等人,贾政差点尴尬癌都犯了……

如今对上两大亲王,两人更是坐都坐不稳。

可是前院男丁里,也只有这两个能说得上话。

实在没法子,贾母也觉得不是办法,就派人去明珠公主府,请了赢杏儿过来作陪……

若是招待别的外客,自然没有让孙媳妇陪客的。

可这两个外客不同,他们和杏儿是近亲,正儿八经的堂叔堂伯,却是不妨事。

“杏儿,你这是从哪儿论呢?”

荣禧堂上,厚道人孝康亲王赢诚笑呵呵的打趣着死活不肯坐上座,只肯坐在贾政下座的赢杏儿。

赢杏儿虽相貌并不出众,但只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足以让任何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丝毫不怯场,呵呵笑的灿烂,应道:“伯王,您说侄女儿该从哪儿论?”

孝康亲王闻言,笑的愈发畅快,又叹息了声,对贾政道:“存周啊,太上皇在时,最爱的孙辈就是杏儿。孤王也最喜欢这个侄女儿,孤王是真希望她能过的好啊……”

贾政闻言,一张脸上尴尬满满,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赢杏儿本该是明媒正娶进贾家门儿的,这般大气懂礼,还有孝道,当得起宁国大妇。

可偏偏他那个混账孽子,搞出不知多少上不得台面的名堂,还差点害得两人丧命……

如今,却只能委屈人家以公主之尊,住在对面,至今都没名没份,这如何对得起人家?

贾政书生性子,自觉有负于人,惭愧难当。

赢杏儿却在一旁笑道:“老爷,我过的很好呢。”

这一声“老爷”,差点没把贾政的眼泪给叫下来。

多好的丫头啊,金枝玉叶,何等尊贵。

受了那些委屈,竟还甘愿称他一声老爷……

按照礼法,官家门第里的子女称呼父母都只能称老爷和太太。

赢杏儿这声老爷,和喊爹差不多。

贾政真真感动莫名,无以回报,便起誓一般,面色郑重非常,沉声道:“公主且放心,日后那个孽障若是敢欺负你一分,你只管来寻我,我替你出头。除非他敢弑父,否则,我断不会让他欺负了你去!”

赢杏儿心里哭笑不得,没好气的白了孝康亲王一眼后,却还是起身屈膝福礼道:“那杏儿就谢谢老爷撑腰啦!老爷日后只管唤我杏儿就是,在家里喊公主,太外道。”

贾政眼睛又湿润了……

孝康亲王赢诚看着这一幕,呵呵笑个不停。

倒是孝简亲王赢钬,一进贾家门儿后,就不住的打量贾家的陈设。

荣禧堂堂屋上悬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上书荣禧堂三字,乃先皇御笔。

堂内,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玻璃。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轩昂壮丽。

再想想入门后看到的奇花异石,楼宇亭轩,贾家果然豪富啊!

想必,嫁妆不会短了去……

不过,前面的谈话,也只是寻常谈话罢了。

真正谈婚事的,还是在后面。

由内宅来定。

女人们的客套要比前面还热情,尤其是在赢杏儿刚来时进来给贾母请安时。

孝康亲王妃笑的和煦慈爱,拉着赢杏儿的手对贾母连连称道,这是亲上加亲。

孝简亲王妃的架子虽然高,可她比孝简亲王更明白自家王府的情况。

户部追缴亏空时,忠怡亲王亲自给孝简亲王府打了招呼,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念头,更不要去做皇上杀鸡儆猴的那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