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一亿两!(第2/3页)

就这,还是因为你们急银子用,不然,哼哼!”

对于贾环的话,众人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概念。

只是听他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隆正帝看了看赢祥,又看了看张廷玉。

他不好先问,怕被那王八羔子讥讽……

当得知贾环宁肯举家迁移西域,也没有联合武勋将门逼宫施压,更没有想着要造反时,以贾家的余荫,以贾环这些年的功绩,再加上即将办的大事。

贾环可以说已经是百无禁忌,金刚不坏!

连隆正帝,都不可能因为一些小节,将贾环怎么样……

这既是一种无奈,但也是一种放心,和亲近。

不过,这不代表他愿意被贾环讥讽。

所以,要让臣下先去趟雷……

张廷玉很自觉,对于未知的知识,他也很敬畏,恭声请教道:“不知宁侯,这一分股一千两银子,是什么意思?

银行,有多少分股?”

贾环嘿了声,竖起大拇指,道:“张相,你还真是鸡贼!一问就问到根儿上了!

我告诉你,一分股,是一千两银子。

一股里,是一千分。”

“嘶!”

张廷玉倒吸一口冷气,眼冒精光,道:“那么一股就是……一百万两银子!!”

隆正帝等人也纷纷变了脸色,眼神隐隐骇然的看着贾环。

贾环脸上也不见嬉笑了,正色道:“对,一股就是一百万两银子。初步发行一百股!”

“一……一百股?!你的银行,价值一亿两?!”

张廷玉猛然站起身,惊骇道。

贾环竖起两根手指,道:“第一,这不是我的银行。谁认购了股份,就是谁的银行。其中,天家以内务府的出息为抵押,自动认购三十股。

第二,大秦银行,绝不只值一亿两。”

“只值?宁侯,大秦一年的税负,也不过四千万两。抛除来年的预算外,能剩下五百万两,就算是一个肥年了。

你张口一个银行,就值一亿两银子?

谁认?”

张廷玉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

隆正帝也沉声道:“天家以内务府的出息为抵押认购三十股,就是三千万两?凭什么?”

贾环失笑道:“陛下,您这话说的……简直半点水平都没有。内务府现在一年能出息多少?臣指的是,不计算玻璃的利益。

因为臣打算扩散开玻璃方子,让大秦百姓都能使上廉价玻璃。

所以内务府明年的出息,就不要计算玻璃的利润了。”

隆正帝闻言,脸色更难看了,道:“你打算扩散玻璃方子?”

贾环点点头,道:“因为臣要筹措银子,购买银行股份。”

隆正帝闻言,忽然反应过来,道:“你的意思是……银行比玻璃的利润还大?”

贾环呵呵笑道:“论暴利,玻璃给银行提鞋都不配。”

隆正帝直直的看着贾环,道:“有什么计策你直说,拐弯抹角做什么?想报朕教训你的仇?”

“呵呵呵!”

赢祥等人不厚道的笑起来了。

贾环脸一黑,恨了隆正帝一眼后,道:“天家认购银行股份,是以内务府的出息为抵押。而内务府最大的出息,日后便是银行每年的分红。

我保守推测,最多五年,内务府就能凭借银行的分红,还清认购股份的亏空。”

“当……真?”

隆正帝眼冒精光的看着贾环,缓缓吐出两个字。

贾环没有再耍嘴,点点头,道:“千真万确,所以,臣才说,一千两一分股的价格,低贱之极。

等到明年,认购银行股份的人手中的股份,价值至少翻一倍不止。

而且,一定是有价无市。”

“那么也就是说……除却天家抵押而得的三成股外,宁侯还能筹措到……七千万两银子?”

张廷玉看着贾环的眼神,如同在看一个金人。

贾环摇头道:“未必。”

“怎么说?”

张廷玉忙问道。

贾环道:“未必有那么多慧眼识珠的人。另外,我们会以银行股份,兼并大秦各地的钱庄。

三年内,我要让大秦银行,为大秦国土上,唯一的银行。”

赢祥皱眉道:“贾环,有的钱庄,都是别人经营多年的产业,人家未必会让你兼并了去。能够经营钱庄的人,没有哪个是善茬,多是各地的豪强乡绅。”

贾环嘿嘿一笑,道:“如今天下的钱庄,多以放贷为生。所以,几乎不存在不放印子钱的钱庄。

只要放印子钱,也就不存在不逼人家破人亡的老底。

但凡有半点心慈手软,他们也存活不下去。

因为他们的高利息,还要给各方上供。

因此,我开始筹备银行后,第一件事,就是扫清大秦各地的黑心钱庄。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杀戮,我会给他们两条路:被兼并,或者被抄家。”

见隆正帝皱起眉头,贾环正色道:“陛下,不要以为臣是在吞食民财,与民争利。

恰恰相反!

等大秦银行建立后,将会以远远低于钱庄的利率,为每个需要贷款的大秦百姓放贷。

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被印子钱逼迫的家破人亡的惨剧。

而即使是在灾年,也会有一定的保障。

试想,如果在灾年,百姓能从银行贷出一笔银子做急救,还会出现那么多流民,还会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剧吗?”

隆正帝分明不信,疑惑道:“既然是极低的利率,那你又如何保障银行的利益,你不是说有大量的分红吗?”

贾环笑道:“第一,是积少成多。大秦百姓亿万计,即使再低的利率,在这个基数前,累积起来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二,也是与寻常钱庄最不同之处,那便是银行会参与一些暴利行业的投资,比如说,白瓷!”

“你愿意拿出白瓷的方子?”

隆正帝眼睛一亮,往前坐了坐,问道。

贾环笑道:“不是拿出白瓷的方子,是以白瓷作坊的股份,与银行换股。

如此一来,银行也将因贾家白瓷作坊而分享利益。进而,所有持有银行股份的人或家族,也跟着受益。

不止白瓷,还包括水泥,香皂甚至是酒楼等产业。

这些产业,臣打算最少拿出四成的股份出来,与银行换股。

不客气的说,只我贾家的产业,若能营销四海,所带来的恐怖利润,就够大家吃个盆满钵满。

我一个人暴富,会让许多人不安。

可当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发财,总不会再眼红我了吧?

再者,天家作为银行的最大股东,日后别人嫉妒,也只会嫉妒天家!”

隆正帝咂摸了下嘴,细眸明亮的看着贾环,心里满意的不得了,道:“若真如你所言,那就……那就让别人嫉妒去吧!”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