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该事败!(第2/3页)

端的是一处福地。

所以,能住在此坊官宅里的高官,多是内阁阁臣,亦或是六部尚书,或侍郎。

二品以下的,基本没可能在此居住,他们会被分配在偏远些的长兴坊甚至是更远些的永乐坊。

杨府,位于务本坊阁老街第二户。

务本坊本就高贵,阁老街更是贵中之贵。

这条街上,一共不过五六户人家,皆是前后五进的大宅门,住的,全是曾经的内阁阁佬。

因此而得名。

杨府既然能落第于此,就说明这家子里,出了个阁老。

杨顺。

论资历,杨顺可谓是老的不能再老了。

康玄四十八年时,他便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入了翰林院,成了编修翰林。

到了康玄六十年,杨顺已经成了工部侍郎,官居二品。

因为为官清正端方,在士林中享有盛名。

只是,自从太上皇避居龙首宫,隆正继位,忠顺王自此掌握朝中大权,官风清正为人端方的杨顺,因不肯屈从忠顺王,被赶出了京城,贬到滇黔之地做巡抚去了。

虽是一省巡抚,可滇黔之地为恶地,从油水十足的工部侍郎,到恶地巡抚,可谓十足十的贬迁了。

但杨顺虽然名中带一个顺字,却生性倔强,纵然在忠顺王掌权的二十年里一直只能在恶地为官,却始终不肯屈服。

直到隆正帝重掌大权后,整顿内阁,觉得无人可用,便想起了这位铁骨铮铮,官风显著的老臣。

操守极佳,风骨也极好,虽然能为寻常,但这般已经是极好的了。

拜为阁臣,重掌工部事宜,算是位高权重。

因为二十年未回京,家中又清贫,没有宅第,隆正帝这才在务本坊中选了处大宅子赏赐之,以嘉奖其当年不屈之志。

然而隆正帝断然想不到,在都中文坛大家接二连三倒台后,养望数十年的杨顺,竟扛起了都中士林文坛魁首的大旗,成了新一任的清流领袖。

而此刻,都中数位影响力极大的文官和士林名士,都悄然来到了杨府拜访。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诛奸佞,扶正道!

“苍岩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大道将衰,暗无天日啊!”

杨府正堂内,一身着三品补子官服的文官,满脸痛惜道。

苍岩乃杨顺的号,二十年前,他被贬滇南,落居一片苍岩上,因此字号苍岩。

此事传出后,他便被人尊称为苍岩公。

此人对面一身着儒袍的老人也痛心疾首道:“短短一月间,桐城四老、二圣血裔、望海公、海老,还有诸多朝中正道大家,全都折戟沉沙,损失惨重!

眼见万马齐喑,正道不昌,苍岩公乃圣道干城,我辈魁首,当力挽天倾啊!”

其他人纷纷附和起来。

不过,正座上,一面色黝黑,皱纹深邃,恍若老农的老者,却气度如渊的端坐,闭目不言,如若未闻。

他便是内阁阁臣,杨顺。

三十四年前,风华绝代的新科状元,如今却磨砺成了这般模样。

只是虽似老农,但周身气度,却让任何人都不敢轻忽。

见他不言,堂下六七人有些着急。

如今文官一脉的形势真的已经恶劣之极了,再无当日太上皇和贤王忠顺亲王秉国时的气象。

现在,国朝大权尽在隆正帝一人之首,再由他分之于忠怡亲王赢祥和张廷玉领导的内阁手中。

隆正帝、赢祥、张廷玉,此三人构成了最高的权利三人组。

国朝大事,大都由此三人而决。

除了他们外,其他人充其量就是执行者。

集权集到这个程度,办事的效率的确提高了无数倍,可文官们的日子却一日比一日难过。

任务一天重似一天,然而权利自主程度却一日不如一日。

这让过了几十年“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文官们,如何能开心?

他们不是没闹过,也不是没争过,可全都被上面的铁血肃杀的手段给镇压下去了……

以至于损兵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到现在,甚至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唯有寄托这位名望传四海的杨顺,能替他们搬回一局。

“苍岩公,您不能不说话啊!”

一年轻些,但也有三十多岁的文臣,激动的站起身喊道。

杨顺终于睁开了眼睛,隐隐浑浊的老眼看向那位文臣,让他的气息顿时衰落了下去……

杨顺开口了,用沙哑的声音问道:“谷城,你让我说什么?黄理他们做的事,对么?”

名唤谷城的年轻官员,闻言面色一滞,道:“苍岩公,黄理他们所行固然不对,可贾环有何资格抄家杀人?

他这是在践踏国法!

别说是他,就算是宫里的陛下,也不能这般不顾朝廷法规,随意抄家杀人!

若都这样干,朝廷还要三司做甚?

再说,他们也没拿出什么证据!”

杨顺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所谓的证据,就不要再提了,已欺人,难道还要再自欺?

至于为何没让三司去审案,贾环说的还不清楚吗?”

古城闻言登时急了,道:“苍岩公,贾环所说的都是胡搅蛮缠,歪理邪说,不过在煽动愚昧百姓,如何上得了台面?

再者,难道就我们文官有罪恶贪婪之辈,他们勋贵就都是好的?

谁不知道,论荒淫腐朽,莫过于那些勋贵者!

他还有脸寻我们的麻烦……”

“正是!”

“言之有理,他们勋贵自己也没多干净,还来说我们?”

周围人纷纷附和道。

杨顺闻言,垂下的眼皮中,闪过一抹失望,他沉声道:“勋贵中自然有更荒淫无耻之辈,但你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武将不得干政。

既然不能参与政事,他们就算再荒淫无度,危害也有限的紧。

可我们却不同……”

见那些人还想说什么,杨顺站起身,负手而立,沉声道:“你们所说的正道危矣,在老夫看来,却恰恰相反。

如今西域已归复,准格尔蒙古已亡,厄罗斯贼子也被击退,至少三十年内,大秦腹地再无战事。

你们担心什么?担心武勋坐大?

不!他们最辉煌的时间,也就是今年了,也只是今年。

等到了明年,谁还记得,谁还在乎他们曾经的功绩?

接下来的时间,却是文臣的时间,我们要辅佐明君,共造盛世!

到那个时候,自然便会正道大昌!

没了战事,所谓的武勋世家,便会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最多百年,也就消亡了。

历史上,军功集团坐大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不说隋唐,只说前朝朱明,洪武永乐时,不就是如此?

文官不如犬,但有祸事,两位暴虐大帝,就动辄血洗朝堂。

他们父子二君一次次杀下来,不知杀了多少儒教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