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平地生惊雷!(第3/4页)

隆正帝哼了声,也撂开了手中的朱笔,合上一份奏折后,抬起头看贾环,细眸微红,冷声道:“你想同朕要哪个?

朕劝你过过脑子再说话,好多着呢。

你要敢说同朕要哪个宫女,朕现在就要你的脑袋。”

贾环忙笑道:“不是,臣又没吃错药,要哪门子的宫女?臣家又不缺女人……

臣是想问陛下要令盛。”

此言一出,隆正帝脸色登时黑了下来,怒气一瞬间布满双眼,寒声道:“贾环,因为你那个苗女妾室惹出来的事,朕和十三弟整整一宿都没合眼,连用膳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就为了解决你家里人造成的乱子。

你个混账东西,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踏实睡了一晚,是不是睡的太舒服了,睡坏了脑子?

这会儿子,你竟拿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来见朕?

给朕滚!!

朕不叫你,少往宫里来!”

贾环这回没那么听话了,淡淡道:“陛下既然那么忙,还让令盛进宫做什么?您点个头,准臣带他出宫,臣一准再不来烦陛下。”

“贾环!”

赢祥皱起眉头,喝了声,道:“不得放肆。

陛下这会儿正忙,没功夫理会你那些事……

你也是个大人物,就该有宽大些的胸襟。

和一个混子计较什么?没的失了身份。”

贾环面无表情道:“臣就那一个儿子,不远千里来寻臣。

没让歹人给害死,却差点被令盛那个杂种给害了。

臣原就跟他说过,看在他家里的面子,给他一天时间准备棺材。

他没准备,臣就送了一口到他家去。”

赢祥声音严厉起来,道:“贾环,纵然你为国侯,也不能随意杀人。

舞阳伯府的奴才你杀了也就杀了,可令盛是什么身份,也能随你打杀?

你当国法何在?”

贾环冷笑一声,道:“王爷许是忘了,臣和令家皆为武勋将门。

自高祖皇帝起,为了维护武勋将门的血性,高祖皇帝特意允许,将门之间的恩怨,可以决斗的方式解决。

所以,臣要和令盛单挑,不违法!!”

赢祥揉着眉头道:“贾环,你要点体面行不行?

你是什么人,他又是什么人,你和他单挑,也不嫌丢人?

他是不知道贾苍是你儿子,若是知道,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对贾苍不利。

不知者不罪。

对了,令家还是出自灞上大营的,牛继宗就没同你说情?

你连他的面子都不给?”

贾环绷着脸道:“牛将军最分得清远近亲疏,也最讲道理。

令盛算什么东西,也能和我比?

这个王八贼羔子,我和奔哥他们出京不过二三年,他就仗着宫里的关系,在都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把武勋将门子弟的名声,糟蹋的臭了大街!

陛下,臣不明白您护着他做什么?

不如让臣杀了去!”

“贾环,出去。”

这一次,隆正帝没有喊也没有骂,他重新拿起朱笔,处置起朝政来,最后给贾环说了一次。

贾环闻言,还想说什么,却见赢祥给他使了眼色,道:“去吧,胡闹也不看看时候。”

说罢,赢祥也不理他了,低头继续忙碌起来。

贾环没讨到好,点点头,转身离去。

……

出了紫宸书房,贾环的面色陡然阴沉下去。

倒不是因为隆正帝和赢祥庇护令盛的态度,贾环也不是真的要急在此时杀他。

否则,他也不会乖乖的出来了……

以往,贾环敢与隆正帝当庭咆哮,是因为他都占着理。

这一次,虽然也占一些理,但选择的时机确实不对。

就算按照高祖皇帝的规矩,可以以决斗方式解决勋贵的仇怨。

但这个国事紧急时刻,任何私仇都得搁置一旁。

贾环这时要求这个,实在太不懂事。

不过,贾环今日说这个的目的,本也不是真的为了要人。

他是为了试探,试探隆正帝的态度。

他相信,隆正帝一定明白他今日进宫的真实意图。

如果隆正帝愿意给他一个颜面,对奋武侯府放宽松些,那么就不会说出最后那句平淡却没有商议余地的话。

隆正帝若是愿意开恩,他会先将贾环骂个狗血淋头,之后,再施一个恩情。

这叫帝王之术。

可是,隆正帝这次却没有这样做。

也就意味着,他对奋武侯府的态度,不会改变。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贾环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他拧着眉头,缓缓往宫外出时,忽地感觉身后有人追来。

他顿足往后一看,就见苏培盛急匆匆赶来,面色肃穆。

贾环奇道:“老苏,你在后面追,喊一嗓子不就完了?”

苏培盛没笑,靠近了些,低声道:“宁侯,十三爷让奴婢转过宁国一句话。”

贾环眉尖一挑,问道:“什么话?”

苏培盛声音愈发压低,他道:“十三爷道,宁侯莫要再管奋武侯府的事了。”

贾环呵呵了声,眯起眼道:“总有个理由吧?”

苏培盛犹豫了下,想起这些年和贾环的关系,声音再低一分,几微不可闻,道:“宁侯,您许是不知,你出京第一年,宫里就为咸福宫那位办了婚事。

满朝上下,只有一家送了贺礼,那就是奋武侯府。”

贾环陡然听闻此言,耳中恍若响起惊雷阵阵,脸色巨变,眼神骇然的看着苏培盛,难以置信道:“你说什么?”

苏培盛面色也隐隐苍白,他继续道:“宁侯,这些都是绝密,您可万万别说出去,不然老奴性命难保。”

说罢不等贾环答允便又道:“自那之后,陛下就起了疑心,使人多方暗查咸福宫与奋武侯府的关系。

不知费了多少人力和功夫,还真的查出了些线索……

发现,在太上皇尚在时,温严正每次从黑辽回京于龙首宫陛见,咸福宫里的那位,都会在场。

而温严正能从黑辽调回京,升任军机大臣,竟然是咸福宫那位对太上皇提议的。

甚至,黑辽军团四大都指挥使中,有两人,都是咸福宫那位举荐给温严正的。

宁侯啊,老奴冒死将这些绝密相告,就是想让您知道后,远离这些是非吧。

重情义是好的,可总不能搭上阖府的性命是不?!

再说,奋武侯府的那位真若对你好,怎会不把这样重要的事告诉您?

他显然是在瞒着您哪。

宁侯,防人之心不可无!!

念在奋武侯府几代人的功勋面上,只要他安安分分的,不要作妖,陛下不会将他怎样的。

他许是自己也明白这点,这才自个儿从军机阁退了出去……

宁侯啊,您可一定要三思啊!

这个不比旁个,是真正的大忌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