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第2/3页)

沉寂了一年多后,这座神京城内最顶级的公府豪门,再次热闹喧哗起来。

“可算是回来了!”

车驾行至荣国府正门处停下,留守的贾琏将贾母迎下车后,贾母看着门匾上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心里无比舒坦念道。

贾政也行至此地,笑道:“老太太旅途劳苦,进屋去罢!”

贾母笑道:“咱们累不累,你还不知道?

这世上再没那样受用的旅途了!”

贾琏是上了船的,附和道:“三弟断不能让老祖宗受半点累,那条船竟那样好!

孙儿也算见识过不少船了,就没见过有一艘能跟得上的!

连三弟当年那艘,都不如老祖宗这艘好!”

贾母哼了声,道:“这会儿子后悔了,当初让你一并去,你倒是想留下!”

贾琏讪讪一笑,忙岔开话题,道:“老祖宗,镇国公府、武威公府几家公府,都早早的递了帖子过来,说今日晚些时候要过来给老祖宗请安,还要见见三弟那些孩子!”

贾母闻言,大笑道:“她们哪里是来见我这老太婆,见那些孩子才是正经!

罢了,咱们进去吧!

用不了一会儿,就都来了。”

言罢,由贾政、贾琏并贾宝玉等人护着,进了荣国府。

没多久,整整一条公侯街内,就满是宝车软轿。

与贾家相亲的世交大族,都上门请安来……

……

大明宫,紫宸上书房。

隆正帝坐在御案后,赢昼侍立一旁。

眼睛却不住的瞄往御案底下,脸色有些发虚……

天地良心,昨晚他可是带着伴当收拾了一宿,将他那些玩意儿分明都收拾利索了。

可谁曾想,竟没发现桌子角下,还落了一个发条小青蛙……

可别让他老子瞧见了……

他却不知,他在御书房里的动静,不说一日一报下江南,但十日里必然会汇总一次。

这位新君的所作所为,早就在隆正帝心中一清二楚。

这会儿子,已经麻木的不想和他计较了……

“张相,我就不明白你在怕什么?”

贾环看着短短一年功夫,老成了五六十岁人的张廷玉,叹息了声道。

张廷玉沉声道:“前明永乐何其雄武,却因为安南之事,险些坑害了整个帝国。

王爷若想为华夏遗民复仇,或者与安南通商,可以。

但若想占地为王,成为封国,不可!

万一有失,整个大秦都要被陷入进去,重蹈前明永乐覆辙!”

贾环挑眉道:“你的意思呢?”

张廷玉道:“大秦如今处处缺人,大片田地荒芜。

可派船接那些华夏遗民重归大秦,朝廷可分田分粮。

下严旨,告会安南王朝,命其交出残害我华夏遗民的凶手,严惩不贷。

王爷需记一言:好战必亡!”

贾环摇头笑道:“张相,你这种想法,太过时了……

罢了,还是按照老规矩,军不涉政,政不涉军吧。

立个规矩,大秦的对外战争,由武勋集团商议后,再由陛下签发旨意,和内政不相干。

张相你也放心,对外战争既然是武勋去外打封国的,自然不会用国孥为军费。

一应军费开销,皆为我武勋将门自己负责。”

见张廷玉还要说什么,贾环一摆手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用多说。”

不理会面色陡然涨红,目光愤怒的张廷玉,贾环对隆正帝道:“陛下,明日下午,臣就启程下琼州,与水师大军汇合了。

早一日走,早一日归。

就不再来陛辞陛下了……”

说着,贾环拜倒在地,看着隆正帝道:“陛下,臣离去后,还请陛下继续保重龙体!万勿再如从前那般操劳……

只要陛下在,就无人能截断臣之后路。”

隆正帝闻言,面色不喜不悲,一双细眸看着贾环,眸光微微闪动,沉声道:“朕知道了。”

贾环闻言一笑,毕恭毕敬三叩首后,起身,最后看了眼这座发生了无数浮沉的紫宸上书房,大步离去。

……

“王爷回府啦!!”

回到荣国府,在贾琏陪伴下,刚行至二门前,里面丫鬟们就将消息一层层传了进去。

没一会儿,黑压压的一群人就迎至了门口。

贾环行至廊下,满面灿烂笑容的拜下,道:“侄儿给伯娘、义母、诸位婶婶请安!”

话没说完,就被镇国公府诰命郭氏一把拉起,一群诰命围上来,喜不胜喜道:“环哥儿,大喜啊!”

赢杏儿、王熙凤等人陪伴着众诰命,赢杏儿笑道:“诸位长辈们已经看过芾儿他们了,都极喜欢。”

郭氏大笑道:“杏儿,你是自小就在我们府上顽耍的,芾儿那孩子,我可是直接认成孙子了!

等再长大些,我就接过去住!

我算是看透了,指望奔哥儿,还不定到哪一年呢!”

赢杏儿多大方,笑道:“赶明就给您送过去稀罕!”

众人愈发大笑,郭氏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贾环对王熙凤道:“二嫂,让人准备大宴,宴请诸位亲长。

一会儿,牛伯伯他们也来。”

王熙凤忙笑着去准备了。

贾环与众人重回荣庆堂。

与贾母见礼完后,贾环笑道:“刚已经陛辞完陛下,今日修整一天,明日下午,就启程出发,去琼州与奔哥、风哥他们汇合,征伐海外!”

将门内眷,到底不同寻常妇人。

郭氏大声笑道:“环哥儿,伯娘明白你的意思,你只管放心出征!

家里有老太太坐镇,还有你叔伯们都在,我和你其她婶婶们也在,你们一万个放心!

之前你奔哥离京时,你牛伯伯还因上回草原之事,心里有些不大舒坦。

我就告诉他,不用担心。

咱们将门虎子,合该如此。

代代富贵,皆从此来。

况且,草原那回那样艰险,他都挺过来了。

如今环哥儿他们与他一起出征,再平安不过。

老太太,您说呢?”

贾母闻言,笑道:“我这边倒是不用劝,杏儿那丫头和夫人一般,都是极明白的人,说辞也一般。

家里人早被她安抚妥当了。

再者,如今家里多了那么些孩子,也没空管环哥儿去哪了!”

众人闻言,大笑起来。

夜色渐渐降临,面对即将的离别,家里却没有什么悲伤的气氛。

待牛继宗、秦梁等人到来后,气氛更加宏烈。

贾环与众大佬密议了一个多时辰后,大宴开始,觥筹交错……

连最沉稳的牛继宗、秦梁等人,都对未来的封国之地,充满了向往和激动!

没有封国的爵位,只是一个虚名。

若非贾环横空出世,到了太平盛世,身家性命都要掌控在文臣手中。

这又算什么贵族?